《谈国学》 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传统(1)

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这两件事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别的国家我先不谈,专就中国而论,二者是有极其密切的联系的。这里面包含着两层意思:一层是在中国传统文化,或者把范围缩小一点,在中国传统的伦理中,爱国主义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二层是,唯其因为我国有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我们这个国家才更值得爱,更必须爱。

先谈第一层意思。我要从历史谈起。秦以前渺茫难究诘。这里不谈。秦将蒙恬因为御匈奴有功,被当时人和后代人所赞颂。到了汉朝,汉武帝的大将卫青和霍去病,小小年纪,也因为御匈奴有功,为当时人和后代人所赞颂。苏武被匈奴扣压了十几二十年,坚贞不屈,牧羊北海之滨,至今还在小说和戏文中传为千古佳话。到了三国时候,诸葛亮忠于蜀国,成为万古凌霄一羽毛。我必须在这里解释几句。我似乎听到有人问:诸葛亮这能算是爱国主义吗?我答曰:是的,是不折不扣的爱国主义。什么叫“国”呢?古有古的概念,今有今的概念。魏、蜀、吴,就是三个“国”,否则家喻户晓的《三国志演义》为什么叫“三国”呢?过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史学界一些人搞形而上学,连抵御匈奴都不敢说是爱国,因为匈奴是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内的某某民族的祖先。在今天看,这话可能是对的。但在古时确是两国。我们怎么能拿今天的概念硬扣在古代历史上呢?我的这个解释也可以而且必须应用到三国以后的中国历史上去。比如宋代的杨家将,至今还在戏文中熠熠闪光。至于岳飞和文天祥,更是“一片丹心照汗青”,名垂千古,无人不知,至今在西子湖畔还有一座岳庙,成为全国和全世界人民朝拜的圣地。所有这一切都值得我们深思。我说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的传统伦理中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成分,难道这不是事实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