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营销人》三(2)

要想解决市场问题,必须深入市场一线。半个月后,我带领市场部和销售部的三位经理一起开赴安徽、湖南等窜货严重的地区做经销商和市场摸底工作,这是为了治理戈顿公司长期存在的市场窜货所必须做的工作。

我带着三位部门经理,走南闯北地走访了4个省区,拜访了21个大大小小的经销商和分销商,基本弄清了渠道窜货的真正原因:

戈顿电器在进入市场初期,企业为了打开产品的市场销路,采取了招募经销商的传统通路策略。在经营这个销售网络的初期,戈顿电器与通常的招商做法一样,通过销售激励来实现渠道压货,对于吞吐量大的经销商给予较高的扣点支持和年终奖励,这个做法一点也不新鲜,但是,对于一家没有现成的销售渠道的小企业来说,这也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经过三年多时间的慢慢积累,戈顿电器逐步建立了自己在华南、东南和东北地区的经销商网络,销售业绩也慢慢提升。

虽然表面上看,戈顿电器的销售业绩还算不错,而实际上从一开始,这个渠道就麻烦不断。由于经销商的实力层次不齐,戈顿制定的价格层级间有了比较大的空间,这就为大户的窜货提供了土壤,如湖北等地的经销商。这些地头蛇依据自己资金实力,一方面要挟企业给予更多的扣点支持,另一方面不遵守经销协议,将自己的产品销往一些实力弱小的二级经销商那里,山东潍坊和东营等小城市,就成为这些窜货经销商的园地。

而在这些小城市耕耘的二级经销商,也只有向企业申诉。但是由于企业实力弱小,还得依靠大款,所以只好对这些二级经销商采取安抚策略,这样一来,二线市场的利润更加微薄,显然成为一块鸡肋。

这样的窜货在很多企业都发生过,企业处理的手法也各有千秋,作为小家电行业中小有名气的戈顿电器,自然也不会等闲视之。

后来戈顿曾将产品通过包装变化提供特供,区别供货,但是对于戈顿这么一个尚在求温饱的小企业来说,这样虽然可以限制一部分窜货,但是也增加了企业成本,做到最后往往感觉得不偿失。

柳副总也曾试过通过对价格策略的调整来规范市场,但也由于实力不足,感觉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并且企业处于原始积累的阶段,没有时间和实力来试错。而柳副总又是一个做事讲究平稳的人,在他认为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是不会贸然采取一些极端策略的,他也担心万一因此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很有可能会毁了企业的经销商网络。

“我不是不想动,而是不敢动。现在竞争产品这么多,本来我还能活下去,一旦渠道造反,我这里设备和人力可是每天都在摆起,每天都有成本,我怎么活?”当我问及此事,柳副总对我曾这样抱怨道。

我立刻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戈顿公司资源不足,同时我不能出错,解决这样的渠道问题必须一击而中。想我在市场中已经浸淫多年,我知道,企业的问题往往是这样限制资源下的求解过程,很多大企业的做法并不一定会对每一个市场成员完全适用。

在几个地区的调研中,我发现除了二、三线经销商的抱怨和大同小异的窜货原因外,这些经销商普遍向企业提出价格要求,希望将产品价格下降5%,而这个价格刚好相当于戈顿公司给长沙等一级城市经销商的价格。

初次接触到这样的要求,我自然觉得这样会破坏企业的价格体系,不光会引起消费者的不满,企业高层也会因此责怪我,我来这里没多久,我绝对没有这个魄力来动价格这一雷区。

因此,我没有对这些经销商的要求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理解。除了刚才想到的理由外,其实还有一个很简单的原因,就是这几个属于二、三类地区的市场不大,有可能其一个月的销量连广州一天的销量都比不上,而这么低的价格又怕他们搅乱整个市场。

晚上,一个县市级经销商吴老板邀请我吃饭,并且只邀请我一个人。本来我不想去,总感觉这家伙别有用心,尤其是我这次是带着使命来的,但转而一想,我就是来了解问题的,单独喝酒吃饭,说不定更可以摸到一些真实的情况,所以就答应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