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下海

● 本系一般动词,但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成为“辞职经商”的   特定专用名词。

● 关联词:经商  做生意  发财

1982年以后,一股“全民经商”的热潮席卷了中国,很多人摩拳擦掌考虑做生意,发大财。当然,只有将这种考虑付诸实施,且辞去公职专门经商的行为,才会被称之为“下海”。 为什么要把经商称做“下海”呢?是说商场如大海一般云诡波谲呢,还是喻商海如大海般深藏财宝?

把辞职经商称做“下海”,这种叫法至少包含这样两个事实:一是商场如大海,虽深藏财宝但却浪恶风险;二是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吃大锅饭的习性已经养成,渐渐失去了自己求生存、独立谋发展的能力,即我们已不会游泳了。于是才会把丢掉铁饭碗、不吃大锅饭的辞职行为叫做“下海”。

当时“下海”的人有各式各样,情况颇为复杂。感到紧张的有之,认为刺激的有之,跃跃欲试的有之,被人推下海水的有之,海底获宝赢得盆满钵满的有之,呛口浑水甚至葬身海底的也有之……面对茫茫海洋,人们既可能感到自我的渺小,也可能激起征服的勇气;航海的人都想获利,人们既可能“晚上回来鱼满舱”,也可能不识水性翻船于海中了。当年的《中国青年报》的“经济蓝讯版”设了一个栏目叫“投资岛”,四四方方一块,上写“投资岛寄语:投资如下海,海上有风险,遇险可登岛,另有风光在”;然后又设几个小板块特别有意思:“出海观天象”是最新财经动向、股市行情、银行信息、投资咨询,总之是下海前的准备;接着设了“鱼满舱”和“呛口水”小板块,分别是下海者的经验或教训谈,因为是亲身经历者的现身说法,来得真实可信。最后还有“沙滩太阳伞”小板块供上岸者休息喘口气。小小一栏目,将下海事宜囊括一尽,实属难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