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2)

【链接一】张仪楼

张仪楼始建于秦灭蜀后,秦相张仪筑成都城时首建此楼以作筑城定位标志,后成为成都城西门城楼,又称百尺楼。由于该楼选址得当,千余年间历年泛滥的郫江水都未曾危及至该楼,所以此楼一直为成都著名古迹,直到晚唐。

相关诗词

传是秦时楼,巍巍至今在。

楼南两江水,千古长不改。

曾闻昔时人,岁月不相待。

(唐·岑参《张仪楼》)

重楼窗户开,四望敛烟埃。

远岫林端出,清波城下回。

乍疑蝉韵促,稍觉雪风来。

并起乡关思,消忧在酒杯。

(唐·段文昌《晚夏登张仪楼呈院中诸公》)

君不见秦时张仪筑少城,土恶易败还颠倾。力疲知竭筑未就,神龟为乐开其灵:龟行所至城不圮,版筑之功从此已。功成隐去知且贤,城下于今只流水。殷勤高谢余且网,不梦元君宁自放。仪兮仪兮奈尔何,口舌纵横饰欺妄。天赐神龟笼尔术,不言而行功自毕。安得人灵若尔灵,照见百为心暇逸。

(宋·宋京《龟化城》)

【链接二】石室·文翁

文翁(前156~前101) 名党,字仲翁。西汉庐江郡龙舒(今安徽舒城县)人。汉景帝末年(前141)为蜀郡守,开湔江口,发展水利事业和农业生产,同时建立学校,兴办教育,选送蜀郡俊秀之士张叔等十八人去京师从博士学习,归蜀后教授生徒。

文翁在成都城南建文学精舍讲堂,称文翁石室(今为成都石室中学),入学者免除徭役,成绩优良者为群郡县吏。文翁的郡学开办十七年后,汉武帝刘彻看到文翁办学成功,决定推广其经验,下令全国普遍兴办文翁石室式的官学,影响极为深远。

后蜀主孟昶,曾用八年时间将文翁石室的教材《十三经》刻成石经,让学生们摹拓。现存残石若干,保存于四川省博物馆。

相关诗词

锦里淹中馆,岷山稷下亭。

空梁无燕雀,古壁有丹青。

槐落犹疑市,苔深不辨铭。

良哉二千石,江汉表遗灵。

(唐·卢照邻《文翁讲堂》)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文翁石室有仪型,庠序千秋播德馨。

古柏尚留今日翠,高岷犹蔼旧时青。

人心未肯抛膻蚁,弟子依前学聚萤。

更羡沱江无限水,争流只愿到沧溟。

(唐·裴《题文翁石室》)

成都九经石,岁久麝煤寒。字画参工拙,文章可鉴观。危邦犹劝讲,相国校雕刊。群盗烟尘后,诸生竹帛残。王春尊孔氏,乙夜诏甘盘。愿比求诸野,成书上学官。

(宋·黄庭坚《效进士作观成都石经》)

蜀石经存竟见之,罗君拓赠复题词。

难忘五四渝州劫,贤妇逃生抱器时。

(现代·于右任《题蜀石经拓片》)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