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非典型特征(6)

在工业经济发达的杭州市萧山区,一季度规模以上企业应收账款净额和产成品存货增长了三成,两项资金占有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亿元,流动资金周转天数同比延长8天,资金沉淀导致资金需求大幅上升,企业财务成本和主营业务成本上升近25%。

调查表明,现在小企业的生存环境相当艰难,以往依附大企业结成配套协作的产业链正在断裂,由于受盈利空间的挤压,大量小企业的生存余地愈加狭小。

据温州市经贸委对26个工业重镇23470家企业的调查,目前处于停工、半停工的中小企业有1486家,占,其中乐清和平阳的部分工业强镇停工、半停工企业达10%左右。一些企业认为,现在是“不生产等死,生产是快死”。该市紧固件行业3年前拥有3000多家企业,目前尚存2000多家,企业数量下降之快,让整个行业吃惊。

而广东省中小企业局的专题调研报告认为,目前中小企业的困境不仅仅是资金供应问题,而是整个生存环境的变化。

“最近经常听到中小企业融资难。我认为这种观点不全面,夸大了资金在企业中的作用。”广东省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投融资研究部主任吴瑕分析认为,中小企业发展得好与不好,不仅仅是资金供应问题,还存在着企业经营机制、内部管理、资本运作、公司治理、市场环境、宏观政策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目前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内外”两个方面。“适应能力弱,很难从容适应市场变化、新政策实施带来的冲击。”调研报告分析,在广东省从事生产经营的中小企业很大一部分是从事高消耗、低附加值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部分产业,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转移以及节能减排等多项政策的推进实施,中小企业的两难境地就会凸显出来。“不调整、不转移,就会面临原有所在地土地、劳动力、用水、用电等成本的不断增加和产业发展政策的制约。”

东莞市昌荣玩具机械制造厂是一家中型企业,老板林广瀚正陷入艰难的选择之中。“调整、转移,一方面是我们对产业调整、产业转移政策信息掌握不充分,另一方面是企业地区转移分散,没能与原有行业集群、产品配套以及产业链条相衔接,企业搬迁成本非常高昂。”林老板坦言。

来自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浙江省人工成本增长了,重庆市增长了20%;原材料成本方面,浙江省增长了,重庆市增长14%;浙江省的企业财务费用上涨了。

一系列事件表明,中国企业面临的不仅仅是资金短缺、成本管理和产业链定位的问题,还有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问题。

一句话,此次危机,不是单纯的某一方面的问题,更不是某一些企业的问题,而是一个生态系统的问题,也就是环境突变的危机。

这种环境的危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分工体系带来的经营环境危机。在危机的冲击下,“中国制造”的分工优势受到极大的打击,看似合理的分工体系将中国企业的利润压得越来越低。而危机的到来和人民币的升值,不仅将“中国制造”的利润吸得殆尽,而且将大批严格遵守分工规则的中国企业置于破产的境地。

(2)金融制度安排带来的资本环境危机。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赖于高效的金融制度安排,美国企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世界级企业的集中出现,肯定不仅仅是比尔?盖茨、戴尔、沃尔顿等人的高智商,更是源于有利于企业发展的金融制度。这个制度在危机中遇到了冲击,但遇到冲击的恰恰是那些虚拟性很强的不合理的金融制度,而不是那些支持企业发展的金融制度。而大大依赖于银行支持的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的资金危机,与其说是他们自身现金管理的能力问题,倒不如说是金融制度安排的不合理性。

(3)宏观政策调整带来的体制环境危机。经济体制对于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宏观政策的调整上。宏观政策调整与危机形成的错位以及缺乏针对性导致中国企业在外在危机到来的时候,又染上了内伤。如房地产政策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出口退税政策对于大批出口型企业的影响,对于制造业也缺乏必要的支持,导致大批流动资金进入“快钱道”――炒股、炒房和炒矿。

几大环境危机叠加在一起,构成了2008年中国企业界的“龙卷风”!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