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老大哥给我们树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帮助我们构筑并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业制造业体系,凭借着“三线建设”,中国为以后各种消费品的生产和军工制造业的发展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当时的事实是,由于我们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下,再加上当时政策的指导,制造业只能更多的倾情于工业产品,因为五花八门的票充斥着人们的口袋,吃饭要粮票、做衣服要布票、吃肉要肉票,计划经济下所有的民间行为都是需要计划的,所以在消费品的生产和制造方面还略显不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变化没办法让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多大的改善。
“永久牌”自行车也许成了那个时代的代名词,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到了80年代中期,很多中国制造的品牌进入了千家万户,上海牌轿车、解放牌卡车、北京吉普都是耳熟能详的牌子,也正是从那时开始中国人才真正接触和认识了“中国制造” 。
如果说“永久”牌是那个时代的记忆的话,那么我们就不能绕过当时家喻户晓的“三大件”――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可以说逐渐成了当时家庭生活必备品。而一些国产品牌也纷纷进入人们的视线,人们开始用武汉的莺歌电视、荷花洗衣机。那时在中国制造业中,国有企业还处于领军的地位,部分的军工企业也逐渐向民用产品进军,这就使得中国制造的市场异常活跃,也正是从那时起中国制造慢慢成长了起来,而陪伴了几代人的各种粮票、肉票、布票则永久性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艰难成长的十年
开放的窗口从小到大,政策的变化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中国市场也经历了从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随着国内基本建设的需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人民生活提高的需求,还有就是国际产业的转移,人们看到了一个逐渐成熟的“中国制造”。
在这十年的发展中,东南沿海和经济特区的发展可谓是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随着民营企业的不断壮大和外商投资的引进,东南沿海和经济特区制造业已经遥遥领先于内地,“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则成了两种体制改革的榜样,而正是此时,涌现出了一大批能够在国内市场上站得住脚的知名品牌。然而,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处于转轨阶段的国有企业还无法适应改革的步伐和风云变化的市场,加之各种竞争意识和品牌意识的缺乏,使它们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伤痕累累,有的甚至消失在了这个充满斗争的市场竞争中。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个古老的道理也许能够说明问题。经过市场竞争的磨炼,加之国家政策的变化,一些民营企业逐渐显示出了自身强大的实力和优势,它们依靠灵敏的市场嗅觉和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敢,在中国市场上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也逐渐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成功之路,恒安纸业、正泰电器就是很好的例子。
“下海”,也许是那个时代的标志,人们把它视为打开财富之门的金钥匙,而更多人则是抱着怀疑的态度迈出了第一步,毕竟这对太多人来说是第一次。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很多人顺利地走上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正是此时的中国市场吸引了无数的外国商人,他们纷纷把银子撒向了过去一直不屑一顾的中国市场,这个变化对他们来说的确是大了点,不过最大限度地追逐利益的商人,在中国市场判断上不得不说是精准的。外资、合资和各种合作项目纷纷活跃在中国市场上,而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低,潜在消费市场大,能够容纳这些产品,加之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促使这些产品很快形成了规模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