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内部控制的本质(1)

. 内部控制是重要的、系统性的现代企业管理工具体系,早在20世纪90年代前就受到了我国的学界、管理理论界、企业界和国资管理机构的广泛关注,部分管理意识前瞻的企业还将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元素导入企业管理当中。 但是,由于立场、环境、阅历、行业的差异,学界、企业界、国资管理机构等,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理解内部控制、解释内部控制,都会选择性地注意与自己立场相关的事项,由此产生的理解或不全面、或全面,但是浮华,从而忽略了内部控制的本质。

一、内部控制的目标与作用

认识内部控制的本质,我们需要从内部控制的目标和作用谈起。以COSO为代表的内部控制的目标经历了约30年的演变,其最原始的目标是防止虚假报告,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目标初衷是为企业体系以外的人提供一个统一的财务信息平台,通过财务报告为不同层面的投资者和相关利益人提供企业的经营结果信息,以保持信息的公允性。随着企业的演进和对内部管理需求的延伸,内部控制的外延与内涵也不断扩大,逐渐承载了促进企业经营的效率与效果、维护企业资产安全、保障企业经营合规等责任。内部控制的形式也从简单的会计控制、不兼容岗位的分离与牵制演变为建立在文化、道德、治理结构等软环境,以流程为基础的、规范企业整体内部运作的政策和流程体系。整个体系的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1)保障企业内部管理顺畅,从而保障经营结果的效率效果目标。

(2)防止舞弊,保障资产安全完整的目标。

(3)保障财务报告准确、经营合规的目标。

为达成这三个层面的目标,内部控制在企业运营过程当中应该发挥的相应作用包括明确道德规范、明晰权力边界、规范操作流程、沟通上下左右、监督企业运营、防范企业风险、保障经营记录准确等。综合内部控制的目标设置和其在企业经营运作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出,内部控制效用的核心是通过一系列的政策、程序和包括内审、预警等结构性的设置在内的系统,来保障企业管理运作的顺畅性、安全性与合规性,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率,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最终作用于企业的股东回报和可持续发展。

二、内部控制是一种机制

常规的认识将内部控制看作现代管理的工具体系。作为现代企业必须具备的现代管理元素,内部控制体系对企业管理的冲击是巨大的,特别是对管理观念相对滞后,管理基础比较薄弱的企业的冲击更大。观念滞后、管理薄弱的企业在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过程中,以及在运用内部控制管理企业的过程中冲击到了上至企业文化,下至基础操作等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从这个角度讲,内部控制的建设已经远远超出了管理工具建设的范畴,而是触及了企业深层次的制度层面。从内部控制要达到的目标和管理中的作用看,也需要融合商务环境、历史人文、文化传统、企业性质、企业发展阶段、管理者和股东管理观与价值观等诸多的变量。因此,从本质上讲,内部控制不只是一个管理工具体系,而更多的是一种管理机制。

内部控制不能超脱企业生存的具体环境,其作用的基础一定要融合于企业的生态环境。作为一种机制内部控制需要同公司文化、商务环境相融合,与公司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和生产、采购、销售、科研、人事、计划、财务等公司管理运作各个领域顺畅交互才能发挥作用,才能达到预设的目标。不顾上述变量,一味地追求内部控制作为一个独立管理体系的完善,使得内部控制脱离企业的环境与管理实际,不但起不到规范企业运作的作用反而会极大地影响企业的效率。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