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问消费需求怎样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引擎?

目前,我国在许多消费领域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把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建立在主要依靠国内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已经是一种共识,也是未来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带根本性的思路。

与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内需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和贡献,相比投资和出口就显得比较弱;从经济发展的方面看,我国目前处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快车道上,加速发展的经济必然释放出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并提升着亿万普通群众的消费期待。

但扩大内需,不仅仅是简单和短时间的刺激消费的手段。我国要从多年经济追赶战略所形成的以投资、出口拉动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到内需、投资、出口相互协调拉动的发展模式,需要相应的转变过程。可持续、强劲、良性的国内需求和国内市场的启动和开发,需要相互配套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来保障。

● 深入采访

经济学家张维迎认为,扩大内需是一个宏观经济学的概念,需要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和支撑,例如,政府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或者其他的刺激政策,使大家多花钱买东西。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指出,从当前形势来看,无论是下大力气解决长期存在的体制性矛盾,还是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中国都需要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张平:要实施好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战略,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首先是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加大收入分配改革调节力度,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制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完善企业、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GDP不代表购买力,一个国家市场信心的关键在于消费信心,在我国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处于上升趋势的同时,国家也更加注重加大在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领域的投入规模,包括大规模地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使二次分配覆盖了更广泛的人群。这对国内消费信心的提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张平:积极扩大热点消费。继续做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工作,扩大节能产品惠民工程产品范围,研究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优惠政策。积极发展新型消费业态,促进新兴服务消费,拓展新的消费空间,大力改善消费环境。加强农村和中小城市文化、旅游、宽带网络、商贸流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市场价格秩序,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国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宏观政策的出台,从微观层面极大地激活了国内的市场需求,当前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的汽车市场。中国汽车行业协会预测2010年国内市场汽车销售将突破1 700万辆,而农村汽车市场的启动是个引人注目的亮点。

记者在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采访时见到农民段异,段异很想有一辆自己的汽车,可是钱不凑手,本想借点儿钱买车的老段在一处汽车经销点看到了一面大红的横幅,上面写着“国家汽车下乡政策补贴”。老段算了算,心里有了底。段异:我现在买车光购车税优惠就可以省2 000元钱,而且还能享受到10%左右的补贴,买一辆3万多元的新车,花2万多元就够了。

● 权威声音

李建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主任。李建伟:这两年整个居民支出的热点,一个是住房,一个是汽车,所谓“热点”也反映了我们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了以后,居民消费结构提升的方向。而这种方向主要还是居民收入决定的。那么,如果想把扩大消费需求落到实处去,总的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袁钢明,经济之声特约观察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中国人口众多,但消费占整个经济总量的比重还不够高。现在通过金融危机的冲击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消费的上升才是经济恢复正常增长的动力。更加注意加强对消费支持的力度,有利于我们国家朝着更合理、更有内在动力的结构方面转变。通过消费的拉动,来推动经济的增长。

● 观点链接

消费需求怎样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力引擎?

《人民日报》:调整需求结构已成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首要任务。应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通过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等措施,不断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

《金融时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重点目标是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提升消费意愿、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升级,使居民“有更多的钱可花”、“有钱更敢于花”、“有钱更方便花”,而这需要从劳动就业、收入分配、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建立起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经济日报》:扩大消费要从总体上继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改变长期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主要向企业和财政倾斜的状况,让城乡居民手中能有足够的钱来消费,把潜在的消费需求切切实实地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