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邮件将中石油形容为“一个重组的故事”,“一个增长的故事”,“一个削减成本的故事”和“一个股价抗跌的故事”。电邮作者大胆预测中国石油上市后的盈利能力,试图提前透露上市信息,干扰投资者。
实际上,就在递交上市申请的第二天,高盛内部便发布了一份销售备忘录。高盛纽约分公司负责亚洲股票销售的员工给数十位客户群发电邮,通报中石油的发售细节,其中许多信息并没有出现在上市申请文件中。
当天晚些时候,违规行为在高盛内部小范围流行开来。公司最终制止了这一行为,并主动向美国证监会通报相关情况。美国证监会随即对高盛展开调查,发现这并非高盛亚洲股票销售部门的第一次违规。实际上,早在两年前中国移动纽约上市时,高盛便存在类似违规操作行为。
为避免事态扩大,高盛谴责所有涉案员工,对相关当事人进行罚款,并向美国证监会提出和解,认罚200万美元。美国证监会选择息事宁人。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作为当事人之一的中石油、中移动一直未表态。[11]
2000年3月29日,在修改上市申请材料后,中石油上市申请获批。一周后,中石油在纽约证交所挂牌交易。次日,中石油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经高盛承销,分别在两地发售美国存托股和H股股票。
中石油上市最终令计划经济下享有高度自主权的石油贸易淹没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
海外上市令中石油赢得一片喝彩。高盛一个从事石油和天然气交易的分析员说:“就事论事,海外上市的成功应归功于中国政府,他们推动一连串面向市场的改革。”高盛中国首席代表张红力称赞说:“中石油老总表现非常出色,得到广泛认同。”
然而,中石油上市,受益最多的既不是中国政府,也不是中国百姓,而是国外投资者。
2000年,中石油从美国股市融资29亿美元,之后四年,高盛向美国股东分红119亿美元,获得“亚洲最赚钱公司”美誉。2004年,英国石油公司以5.78亿美元买入的中石油股票经高盛之手卖出,净赚10亿多美元。[12]
与此相比,中国石油业表现出的油价高企、大面积油荒、海外盲目扩张、巨额利润外流等诸多弊端,一一进入公众视野,饱受诟病。
人们忽然发现,借上市重组“改掉身为国有企业的种种坏毛病”只不过是一个天真的计划。
本章注释:
[1] 据《北京青年报》2000年2月21日《网络股带刺的玫瑰》一文报道: 摩根士丹利首席全球投资顾问毕格斯更是语出惊人: 在美国资本市场上,科技、网络和电子通信股票已经高出其合理价格的45%到50%。
[2] 据《京华时报》2006年2月26日《周云帆: 从互联网英雄到空中彩信大王》 一文披露: 周云帆是幸运的,他赶上了中国互联网的好时候。2000年1月,国际知名投资银行高盛找到了他,给ChinaRen投资1000万美元,使他得以迅速把ChinaRen发展壮大。2000年年初,ChinaRen在中国十大网站中排名第八,号称“第四大门户”。
[3] 据《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10月12日《空中网周云帆: 无线互联爆炸性发展周期将临》 一文披露: 2000年6月,互联网的泡沫开始破灭,纳斯达克指数从5000多点一路下滑。此时,高盛等风投不愿再投资了,ChinaRen最后卖给了搜狐,而与ChinaRen合并后的搜狐一举成为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之一。
[4] 据《互联网周刊》2001年2月15日《高盛、软银、IDG在华风险投资比较》一文介绍: 1999年初,在华登国际投资公司主导下,高盛、华晶网路基金、软银及新加坡政府联合向新浪网投资2500万美元,创下了中文网站境外融资的先例。同年11月,新浪再获6000万美元国外风险投资。
[5] 据《电子商务世界》2006年第1期《电子商务网站如何融资?》一文披露: 1999年10月,阿里巴巴引入了包括高盛、富达投资、新加坡政府科技发展基金和Invest AB等在内的首期500万美元天使基金。
[6] 据《新快报》2002年3月3日《“粤海”巨额债务成功重组因此获新生》一文披露:“粤海重组”是迄今为止我国国有企业的最大型重组,实际上包括4家企业集团的重组,它们是广东省政府全资拥有、在香港注册的粤海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其持有多数股的两家香港上市公司,还有一家是广东省政府全资拥有、在澳门注册的南粤(集团)有限公司。参与重组的债务近60亿美元,涉及500多家企业,遍布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美国、英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重组涉及债权银行200多家,债券持有者300多家,贸易债权人超过1000家,为全球资本市场所关注。
[7] 据《新世纪》2010年4月12日《胡舒立专访保尔森: 金融危机的教训与启示》一文披露: 1998年,高盛再度踩在与中国相关的新闻点上。当时亚洲金融危机还在肆虐,中国虽未陷入漩涡却也颇受冲击。在广东,继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关闭之后,政府在香港的“窗口公司”粤海企业也面临债务危机。
其时王岐山担任广东省常务副省长。由他任主帅,粤海进行了债务重组;由他直邀,高盛担任财务顾问。这对高盛不算是大项目,不过保尔森亲赴香港签约,当时他的身份还是联席CEO。面对粤海四面楚歌的局面,他说:“高盛对广东具有信心,认为粤海重组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高盛确信重组能够成功。”此次签约还确认高盛入资粤海,投资2000万美元。
[8] 据《人民日报》2002年3月3日《震动资本市场的“粤海重组”》一文报道: 经过与境外债权人多轮十分艰难的谈判,终于在两年后的2000年12月成功重组了粤海公司的巨额债务,平均削债率达42.78%。重组后的新粤海总资产约483亿港元,总负债约339亿港元,资产负债比例为67%,与重组前相比得到明显改善。
[9] 《国际金融评论》发表文章说:“粤海重组”是亚洲有史以来最大、最复杂的债务重组,充分展示了广东省政府对高透明度、平等公正重组的认同和支持,这种情况以往在中国相当罕见,被广泛喻为市场对中国各省、市政府公司重拾信心的标志。
[10] 据《揭秘高盛》一书所载: 正是根据高盛提出的建议,中国政府于1998年对涉及高达8500亿元的石油业资产进行重组,创建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11] 据《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7月7日《承销中电信等在美国上市违规高盛认罚200万》一文披露: 在此前的中国电信和中华网上市过程中,这一部门已经有类似违规行为了。东窗事发后,高盛正式地谴责了所有涉案的员工,特别是在2000年9月,高盛发出一个责备性的备忘录给该部门主管和其他三名成员,这五名成员因此每人被扣1万~2.5万美元不等的奖金。高盛还在内部加强了培训。
[12] 据《华夏时报》2009年9月《高盛预测再失准中国石油业绩超预期》一文报道: 英国石油公司(BP)在2000年以5.78亿美元买入的中石油股票在2004年1月通过高盛卖出时,已经上涨到了16.5亿美元;而“股神”沃伦?巴菲特以4.88亿美元买入的13.35%的中石油股票到2007年底增长到了价值35亿美元。与此同时,在国际能源市场,高盛还是最主要的炒家之一。
2000年是高盛在中国的一个分水岭。
如果说之前数年的隐忍打下了牢固的政商基础,那么新千年之后,高盛开始有资格享用这种成果了。
从2001年开始,面对经济突飞猛进的中国,高盛不再选择低调,而是大胆奔放地走向前台,明目张胆地介入各种项目,很快迎来其在中国的第一个爆发期。
承销股票仍旧是惯用手段,财政顾问的名号也被反复使用。不过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收购,仿佛发现新大陆一般,高盛参股多家中国企业,此后多年,从中获利丰厚。
人们由此知道,投行本性逐利,赚钱使命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