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2000隐隐雄心(7)

王岐山千里奔波,长驱南下,上任第一天就是处理危在旦夕的粤海支付危机。当时中央高层关于金融改革有一条原则: 关闭严重资不抵债的金融机构,“谁的孩子谁抱走”,政府不替国有金融机构埋单。

综合考虑广东和粤海的实际情况,王岐山拿出第一个方案: 不向中央伸手,不给香港股市添乱,广东省内部消化处理,重组粤海企业集团。

王岐山颇有国际视野和开阔格局。他认为,粤海只有重组才能把政府和债权人的损失降到最小,作为一个结构复杂、债务庞杂的大型亏损企业,粤海重组势必会波及各方利益。为把阻力降至最低,他请来国际权威的毕马威对粤海进行资产审计,并邀请投行高盛作为广东省财政顾问,指导政府对粤海进行重组。

王岐山称,广东省政府之所以聘任高盛,是要按国际规则对粤海进行重组。

相比其他海外投行,王岐山对高盛更为熟悉。早在1997年中国移动香港上市时,他领导的中金公司就和高盛展开过合作。那次合作,中金公司抛弃外资方摩根士丹利,选择高盛为副手,共同承销中国移动上市股票,建立了初步合作关系。

1998年底,高盛成为广东省财政顾问,保尔森对这桩亚洲最大的重组案极为重视。

尽管对高盛来说,这不算什么大项目,但保尔森还是亲赴香港签约。期间,面对粤海四面楚歌的局面,他对记者说:“高盛对广东具有信心,认为粤海重组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高盛确信重组能够成功。”

随后,保尔森代表高盛与广东省政府签约,投资2000万美元,正式入资粤海集团。[7]

高盛投资粤海的消息传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短时间内提振了投资人信心。随后,在高盛指导下,广东省政府拉开谈判帷幕。

结合广东实情,高盛制定重组目标: 将粤海从政府体制下剥离出来,改造为一家透明度非常高、完全与国际接轨的股份制企业。这意味着粤海将不再是政府企业,而是具有多元化股权结构的独立企业。

1999年3月,高盛以广东省政府财政顾问名义,召集国际债权人进行会谈。

期间,王岐山向在座的250多位银行家宣布上述重组计划,并显示改革者的强硬,“银行们也必须接受某些形式的利益损失”。言外之意是,如果银行妨碍重组,粤海只能破产,对双方都没有好处。

王岐山讲话完毕,会议室寂静无声。甚至在他说了“谢谢”之后,也没有任何掌声回应。

这根本就是一次鲜有支持者的改革,接下来的进展出乎所有人意料。日本、韩国驻北京大使馆和驻广州领事馆分头提出照会,表达本国政府对破产和重组的关注,向广东省政府施加压力。

关键时刻,高盛利用其在专业领域的丰富经验和国际权威,向广东省政府提出许多切实可行的实质性建议。最终稳住阵脚,成功避免此事卷入不必要的外交因素、政治因素甚至意识形态因素。

在高盛的建议下,广东省政府向粤海慷慨解囊,注入全省最优质资产,最终令重组得以顺利进行。

1999年12月,拉锯式谈判告一段落,粤海集团与债权人签署债务重组框架协议。一年后的2000年12月,双方达成最终协议,对粤海集团进行资产重组。

经高盛操刀,粤海实现债务重组,新粤海总资产483亿港元,总负债339亿港元,资产负债比例为67%,财务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期间,广东省政府重组和关闭省内800多家地方中小型非银行金融机构,最终转危为安。[8]

此后,全国其他省市的“窗口公司”纷纷关闭,这一特殊产物终于告别历史舞台。

鉴于高盛在粤海重组案中的关键作用,《国际金融评论》授予其2001年度亚洲最佳债务重组项目奖。而凭借此次重组,高盛进一步取得中国政府的信任和好感,为其日后放开手脚奠定基础。[9]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