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常有这种想法,感觉与丈夫说话就好比是站在一堵永难倒塌的城墙面前。
“难道我一直在用鸡蛋试图去击倒一堵永不倒塌的城墙吗?”
一句话,我的丈夫口齿伶俐,八面玲珑。一般的丈夫在夫妻“交战”中往往是处于下风的,但我的丈夫却不同。若我说他10句话,他会用90句来“回敬”我,他经常用“敲起锣,打起鼓”的阵势将我“一网打尽”。所以,经常是吵着吵着我就退缩了,自动举起白旗,这情景就好像是犯错误的小学生,站在那里被老师严厉地批评,毫无还手之力。
结婚之初,丈夫便会像位老师一样对我的想法和行为妄加指责,并且是毫无保留地分析我的对错。严格来说,他并不是结婚之初就这样,而是一开始恋爱就是这个样子。只不过在谈恋爱的时候,丈夫的这一行为披上了“事事关心我、照顾我”的外衣。
结婚之初,由于不理解此中的种种道理,我总觉得与丈夫的对话无法顺利进行。双方间你来我往相互传递想法和情感才叫沟通,但在我这里则变成了只是丈夫一个人的说教。我在不知原因的情况下,只能是干着急,他越说我,我的心里便越发觉得堵得慌,再加上不能还嘴,更是觉得难过。经过多次失利的教训,我最后才明白,原来我们对“对话”这个概念的理解本质上就完全不同。
他与我在性格上也存在着本质的差异。他在看待事物时是属于宏观的、理性的,喜欢一切都从实际出发去讨论;而我看待事物则是采用微观的思维,重视个人的体验和各种感情的因素。于是双方在不理解对方的性格时,就会在某一问题上无法正常地对话,当然这样子便很容易演变成争吵。比如,简单的由一部电影所引发的争吵就是典型性事件。
虽然我很喜欢看电影,但印象深刻的屈指可数。在这些影片中给我触动比较大的是很久以前看的一部叫做《肖申克的救赎》的电影。那时候正逢丈夫去南方出差,于是无聊的我便在某天晚上独自在家看了这部电影,记得电影中闪过的一幅幅画面当时令我十分感动。欣赏完电影后,我仍然无法平复激动的心情,遂拿起笔在日记上记下了令我印象深刻的台词。心想等丈夫回来后一定要将这些精彩绝伦的台词讲给丈夫听,告诉他我在看这部电影时,是如何的激动和感动。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我的行为也够天真的,可是当时的我真是满心诚意的。第二天,丈夫出差归来一踏进家门,我就美美地跟在他的屁股后面,认真讲起了关于这部电影的话题。谁知丈夫却连看都不看我一眼,只顾着整理他的行李,还冷冰冰地抛出一句:“所以,结果到底怎样了?你要讲述的是什么?”
“故事是这样的,一个颇有能力的银行家背着杀害妻子的冤屈进了监狱。而……”
我正要绘声绘色地讲演一番时,丈夫却直接打断了我的话:“我还以为是什么剧情呢,不就是犯罪题材的吗?这没什么新鲜的。”
“不是,关键不是这个……”
“你不是说主人公被抓进监狱了吗?这难道还不是犯罪题材的啊,然后就是老套的剧情,有什么值得你这么兴奋的。”
瞬间,我感到火冒三丈。从头到尾我只说了一句话,可丈夫却还不停地打断我,连着给我泼了三盆凉水,把我噎得够呛,我本来是想共同分享这份喜悦的。我强忍着愤怒的心情跑去厨房叮叮当当刷洗餐具,可刷着刷着眼泪就顺着脸颊掉下来了。
“我怎么这么傻?做这些为的都是什么啊?”
越想越生气的我,一气之下,将手中的盘子狠狠地摔在了地上,然后终于忍不住和丈夫大吵了起来。
现在当我和丈夫再说起这些“陈年往事”时,都会忍不住会心一笑,笑我们终于理解了其实两个独立的个体在性格上是肯定会有差异的(不是性格有问题),所以无法顺利地进行对话也是很正常的,我们不该为这个事实而相互较劲了那么长的时间,甚至差点破坏了我们的婚姻。其实,在最开始,我始终无法接受两个人性格上有差异这一事实,但如今我们都认同了这个事实,也知道不能因为性格不同就去强行否定对方的行为,这是严重错误的。如果没能认清这一点,也许现在的我们还在为不能分享一部电影带来的喜悦而感到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