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起了前不久在电视实录里播放的一个离婚女人的故事。才三十多岁的她已经是5个孩子的母亲了。当记者问她,为什么年纪轻轻就生了5个孩子时,她的回答是:
“为了抓住丈夫的心。因为每次生完孩子后,我都能抓住丈夫的心,哪怕那是暂时性的。就这样不知不觉地生了5个孩子。”
问题出在丈夫总是夜不归宿。据说他每个月回家的日子也就三四天,我们可以想象,作为妻子的她,应该多么痛苦。曾经,她也吵过,闹过,也哀怨过,但就是一点效果都没有。可是让人感觉奇怪的是,丈夫在她生孩子的前夕,就会频繁地回家。但是,丈夫对她表示关心的时间也只有生产前后的几个月。也就是说,她虽然用孩子作为手段获得了丈夫短暂的关心,但是却没能赢得长久的爱情。让人庆幸的是,她现在正在经营着一家卖牛肠的店铺,认真地过着属于自己的人生。只是同样作为女人,很是为她那份想通过生孩子来挽留丈夫的可怜心情感到惋惜。
把孩子和你的生活分离开来
对于经历过矛盾的夫妻,长辈们常说:
“快生个孩子吧。男人只有在当了父亲之后,心才会定下来,也就懂事了。”
这就像那句“男人当了兵之后,才能成为真正的男人”的话一样,看起来颇有道理。但是,指望孩子成为夫妻关系的润滑剂,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不可取的。夫妻间的问题和孩子的事情要分开来考虑。如果你指望通过孩子来解决问题,那可能会引发更大的问题,甚至会影响夫妻的一生甚至是孩子未来的生活。
结了婚之后,一般都希望在2~3年内要一个孩子。就算在这方面没有强烈的愿望,多半也会认为成为父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父母不是“理所当然”就能当成的,而是要通过特别的觉悟和努力“制造出来”的。首先要牢记“孩子和你自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存在”这一事实。未成熟的父母会在不知不觉间把子女当成是自己的所有物。虽然孩子是通过“我”才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但是,孩子本身是一个固有的、独立的存在。也就是说,孩子不是为了给你带来安慰和梦想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德国的心理学家汉斯-约阿希姆(Hans - Joachim Maaz)指出,大部分的父母都有“拉伊俄斯情结”(拉伊俄斯是俄狄浦斯的父亲)。拉伊俄斯情结是指害怕儿子会夺走妻子的爱和关心,而对儿子进行全方位警戒的心理状态。跟这类似的还有“恋子情结”。恋子情结是指母亲太溺爱儿子,不能离开儿子单独生活的心理状态。底比斯国王拉伊俄斯得到了一个预言,如果他有了自己的儿子,那么,儿子会杀死自己,并且娶自己的妻子伊俄卡斯达为妻。虽然,拉伊俄斯把儿子扔了,但这个预言还是成真了。
实际上,有些丈夫总会担心在孩子出生后,妻子会将整个的精力和注意力全部转移到孩子身上;又或者是当儿子长大成人后,做母亲的仍然摆脱不了“恋子情结”,紧紧地控制着儿子,甚至与儿媳展开夺子大战等,这样的情况在各地都不是少数。如果像上述父母一样,不能摆正心态,处理好与子女的关系,那么,两代人“战争”的伤疤将全部印刻在子女的心上。因此,要想成为好父母,首先应该将自己与子女看做是两个不同的独立个体,并与子女一同具备以下条件,才能和谐地生活。
好父母需具备的四项条件
第一,需要具备基本的经济实力,能够供养子女,保证他们的生活质量。不是说人穷就没有资格养育子女,而是说,从现实出发,要想成为合格的父母,除了能够满足子女的基本温饱之外,经济上还需要有一定的富余,因为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同样要关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爱无可厚非地占据着首要位置,拥有适当的经济实力可以避免父母与子女陷入物质上的“被剥夺感”,这一点十分重要。
第二,需要准备出足够的时间。对于新生儿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能够拥有足够多的时间与父母相处。如果父母不能定期照看婴儿,将其随意地托付给其他人照看,长此以往,婴儿很容易出现“情绪障碍”。即使你无法腾出足够的时间,也要找一个能像亲生母亲一样疼爱孩子的人来照看自己的孩子。如果暂时还没有能照顾好孩子的信心和精力,那就请将生孩子的时间往后推迟吧。
第三,需要具备坚定的信念。对于怎样抚育孩子,父母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和目标,并且绝不能动摇。面对市面上泛滥的育儿信息以及教育方法,作为父母,一定要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育儿方法,找到自己的重心,这样父母才能游刃有余、心态平稳地养育孩子,而他们的孩子也才能茁壮地成长。
第四,需要父亲也有慈爱之心。虽然常说,母爱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最为重要的,但父亲的育儿态度对于孩子的成长,同样也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比如,研究发现,从小便得到父亲关爱成长起来的孩子,在接触陌生人时,感到恐惧的概率会大幅减少。正是因为父亲的介入,才在育儿上形成了平衡,孩子的情绪才会稳定,人格才会健全。
孩子一旦出生,并不会自行成长。如果你没有作好心理上的准备,也不具备物质上的条件,那么生儿育女的事,还是应该慎重考虑。如果婚姻出现危机,那就更不应该在此时要孩子,因为只有在夫妻双方身体都健康,婚姻幸福的情况下才能养育好儿女。做父母的难就难在,想要具备上述所有的条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