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农村生活(8)

那个时候,我们的积极性真的是很高的,我们把种芦苇、捞垃圾称为“搞活动”。我这个人还喜欢留资料的,所以每次搞活动,我都会自己掏腰包请人来拍录像。现在这些录像都成了珍贵的回忆了,看看西溪现在的模样,再看看当初我们活动的情景,真的蛮有意思的。

在组织村民保护西溪的同时,我还十分痴迷于收集有关西溪的典故和民间传说。平时只要一有空闲,我就喜欢匝到老人堆中去,跟他们一起吃吃茶,听他们讲各种各样的故事。我这个人,记性特别好,只要是跟西溪有关的故事,我听过一遍就记牢了,然后回家我就把故事整理成文字记录下来。后来出过一本书,叫《西溪的传说》,里面大部分故事都是我收集整理的。

有一次,都市快报的记者很偶然的到西溪来游玩,发现这里的景观具有独特的气质和魅力,就开始进行跟踪报道。2000年元旦,都市快报用整个版面的篇幅报道了我们搞活动的情况,这么一来,关心西溪的人就多起来了,很多人还想来开发西溪。

外面有客人来,乡政府很重视的,不管是来参观还是想来投资,只要是他们觉得比较重要的,都让我去参与接待。有一点认识我们是非常一致的,西溪开发必须以保护为前提,凡是搞房地产开发的,一律都推掉。

为了接待好客人,我自己动手将一只水泥船改造成了仿古船。这只船的图纸我是按照历史资料上记载的样子仿造的,船上的钢架电焊全部是我自己烧的。其实做这种生活我并不内行的,为了焊这条船,我的腰上生满了疮,现在都还有疤痕呢。可是,还有人说我:“老沈真是十三点,靠这么弄弄,西溪开发得了的?”

又要说到乡政府的领导了,他们对我始终是很支持的,我建议专门弄个地方搞搞接待,乡里就想办法,帮我在水贸市场里弄了个房间。我把这个房间精心布置起来,把各级领导参观西溪的照片都张贴在墙上,搞得蛮有氛围的,这样,客人们来了就有个落脚点了。那条船我陆陆续续焊了六个月,终于做好了,之后乡里接待各方的来客,都喜欢用我这条船的。

2002年,在一时找不到有足够实力的开发者的情况下,我开始尝试着为恢复秋雪庵而做点事情。秋雪庵是在1958年的时候,因为别处发生火灾,重建需要材料而被拆毁的,其遗址位于周家村三组,是这个村里最差的一块地,因此村里41户人家每户都有份。我首先一户一户地做大家的工作,最终以每年500元一亩的租金,把这块面积为3亩的土地租了下来,然后我按照西溪志上的记载,在遗址上搭建了三间茅草屋。一时间吸引了不少人来游玩,有一次,市长都来这里开了两小时的会议呢。

这年,杭州电视台国际部专门给我做了一个电视专题片,题目就叫《西溪的守护人》,这个片子在杭州电视台播放了之后,又被拿到美国的电视台播放了一段时间,算是给西溪湿地做了一回免费的广告。

随着西溪湿地影响的慢慢扩大,杭州市委、市政府也对湿地的保护给予了高度的重视。2004年,在市、区两级的共同努力下,西溪湿地的保护和开发终于得到了实质性的推进。政府对西溪这么重视,我开心哪,力所能及地为开发西溪做点事情的劲头,也越来越足了。

这次,西溪的代表性景点秋雪庵也得到了全面的重建,它的图纸还是我画的呢。为了把历史上的秋雪庵照式照样反映出来,我专门请了82岁的蒋寿根大伯,带我到现场去踏看。当时的秋雪庵是怎么个样子的,哪里是围墙、哪里是庵堂、哪里有块碑、哪里有口井,蒋大伯一边指点,我一边在本子上记下来,然后再回家慢慢整理,把图纸给弄出来。听说有块石碑的墩子就在附近的河塘里沉着,我赶紧找来钢管和铁葫芦,费了好大的力气,把这块石疙瘩给捞了上来。这都是见证西溪历史的文物啊,当然得好好保护起来的。

西溪湿地要全面开发,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原住民肯定是要搬出去的。说老实话,是好像有点儿舍不得的,但是想想西溪的前景,多少开心啊,我们当然是应该大力配合的。再说了,为了把我们这些原先住在湿地里的农民安置好,政府还专门开发建设了西溪花园和蒋村花园,并且给了我们很好的安置政策。可以这么说,原先家庭条件越差的农民,在这次的搬迁过程中得到的实惠越大。我觉得,这相当于是一次科学化、现代化的土地改革政策。

可有些村民目光放得就是不够远,有一次一位村民还当面骂我:“都是被你害的,缱煞煞的弄来弄去,弄得大家房子都拆掉了。”你看看,眼睛就盯着自己被拆掉的房子,怎么不去想想政府补偿给你得新房子呢?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我一听就火了,冲着他不客气地说:“你说我害你了,那你可以去法院告我啊!你凭良心说说看,自己口袋里的钱是多起来了还是少下去了?”道理在我这边,当然理直气壮了。

凭良心说,西溪开发是个历史性的转变,而且肯定是越弄越好、越弄越有前途的,否则怎么叫开发?要是当初政府不重视,光靠我们几个农民自己小打小闹这样弄弄,倒是真的弄不出什么名堂来的。如今西溪湿地成了杭州的“第二西湖”了,我们蒋村人也感到光荣啊。

现在保护西溪、管理西溪已经有专门部门再搞了,再不需要我们像从前那样去种芦苇、捞垃圾了。不过,我的西溪情结是依然不变的,所以现在我更多地在搞一些与西溪文化有关的调查和收集工作。比如龙舟文化,是我们蒋村的一大特色,也是西溪文化的重要部分,去年我就专门组织了一帮人对龙舟文化进行考察,还根据考察来的资料自己动手做了三只龙舟的模型,全部是用香樟木雕刻的。

有一次去调查越剧首演地的时候,因为饿过了头,空腹吃了辣椒,胃病发作起来,痛得站都站不起来,差点撩掉了性命。后来还好及时送到医院挂了盐水,才救了过来。其实我以前毛病蛮多的,糖尿病、胃病都蛮厉害的,医生说我这个人是太累了,可是我自己倒并没有觉得,我有一份理想,有一份自己喜欢的事业在做,开心啊,不觉得吃累的。

我老婆虽然说我:“你弄来弄去,神扬武道,钞票么没的。”但我晓得她其实是蛮支持我的,你想想看,当初我自己掏腰包去种芦苇、捞垃圾,还在家里做西溪的模型,这些如果她不支持我的话,怎么做得下去的?所以,从心底里我感激我老婆的。

去年我又担任了西溪文化研究会戏曲分会的常务副会长和武术分会的秘书长,感觉责任蛮重的。我这个人文化不高,做这些事情全凭兴趣,所以我现在还是想多搞点活动,因为每搞一次活动,西溪的影响总归是会扩大一点的吧?

(口述人/沈庆漾,男,54,农民,浙江杭州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