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驼唇文玉币(3)

杜笛同许多骆驼客、寻宝人一样,更喜欢驼队。虽然刻有驼唇文的和田玉币险些使他丧命,但还是对居住在昆仑雪山上的驼唇大仙顶礼膜拜。他毫不犹豫,选择驼队。驼队护送福赛斯访问团离开喀什前,杜笛用红丝线绳拴住玉币,挂在五蕴胸前。五蕴才四岁,就当了人质。杜笛祈祷驼唇大仙保佑儿子。斯坦因注视着这些仪式。他掏出祖传的和田玉璧同五蕴的玉币对照,两件玉器惊人相似,质地都是和田羊脂白玉,图案正面是一只头朝左站立的狮子,狮身突出,犹如浮雕一般。狮背上有开屏的孔雀。背面是大象,大象背部有山月图案,周边刻着奇怪的蝌蚪文字。杜笛说玉币发现于尼雅古城。

传说匈奴人的故乡在敦煌草原,为什么在尼雅古城会出土几乎相同的玉器?

他想知道更多信息,但是,福赛斯禁止任何人同杜笛接触。访问团成员也不搭理斯坦因--他们把他当逃兵蔑视。杜笛半夜溜进斯坦因帐篷,说流落在克什米尔的和田玉工传人大夏常常在玉器上雕刻驼唇文,他知道很多故事。

于是,斯坦因遍访克什米尔角角落落。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一位受阿古柏迫害逃来的杰出玉工,但谁也不知道他住在哪里,不过,听说他经常出入霍恩雷家中。霍恩雷不能提供有关大夏的线索,但他认真解读玉璧。他认为与在中亚的希腊化王国印度-巴克特里亚有关。公元前170年,希腊-巴克特里亚国王德米特里派战将米南陀越过兴都库什山,逐渐占领西北印度。后来,米南陀自立为王,随着疆域的扩展,南面深入到恒河流域,包括旁遮普大部分地区,东至中国新疆南部、昆仑山脚下的喀什地区。史学家把这个王国称为印度-巴克特里亚。他们在钱币制造中继承西方希腊传统的打压制造法,同时融入印度传统的压印制造艺术,钱型不但有希腊传统的圆形,也有印度传统的方型。通常情况下,材质以银、铜为主,钱面制希腊王头像,钱背制希腊神,而且在钱面上继续保持希腊式各种印戳,也继承了传统的印度文化。玉璧质地虽然很东方化,但图案是希腊和印度风格。不过,边缘文字不同于梵文和希腊文,霍恩雷从没有见过这种陌生文字。从图案来看,应该属于印度-巴克特里亚,从文字看,又属于其他文明。那个未知的文明来自何处呢?

斯坦因脱口而出:“它会不会在中亚沙漠底下沉睡?”

“你能这样大胆猜测,我感到非常高兴。”霍恩雷赞赏地望着他,语重心长地说,“你与其搞那种没名堂的裸奔,还不如理清楚这些陌生文字的来龙去脉。”

斯坦因羞涩地表示,已经与裸奔一刀两断。

欧洲大陆,斥责斯坦因叛徒、逃兵的声音铺天盖地。霍恩雷劝他留在克什米尔工作。

斯坦因最喜欢风暴的中心,他迎着人们的谴责、抗议、辱骂甚至恐吓,回到学校。不久,福赛斯将杜笛提供的古代文物稍加整理,发表了题为《关于埋藏在戈壁沙漠中的城市》的报告,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和嘴巴。接着,越来越多的古代文书从新疆地区源源不断地通过克什米尔涌向欧洲,为斯坦因抵挡飞语流言,使他能够集中精力钻研学问。所以,斯坦因对中亚古代文书充满感激之情,往往,在祈祷时他会以这种句式开头:“仁慈、智慧、广阔无边的古代文书啊,您赐给我食物、力量和荣誉……”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