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孩子会树大自直(9)

桌子周围多是三五岁的孩子,沙画对于他们来说,也算是小小的挑战。比如有的孩子不会把图案揭开,或者一次揭下来好几个部分,还有的舀沙子动作不精准,撒得到处都是,或者用刷子很笨拙,没有刷匀。这时候家长都显得特别热心,有的口头指导,有的出手相救,有的干脆越俎代庖。几个超脱一点的家长,在两米外闲聊,时不时催促孩子。我仔细观察了其中的一个妈妈,她把孩子抱在怀里,一边讲解方法,一边画沙画,让孩子看着,孩子大概觉得无趣,就东张西望,妈妈不断把孩子的头扳回来,唠叨责备的话跟着就溜达出来了。

我这个看热闹的,也只能摇头叹息。

今年春节的时候,我们也曾经带曼曼和鹏鹏去画沙画。当时,我只负责照顾曼曼,我坐在她旁边,简单地告诉她方法,然后就看着她鼓捣。老实说,看着她那笨拙样,我心里特别痒痒,很想帮她、指导她。但我还是极力控制自己,一定要做个“袖手旁观”的人。

曼曼画沙画的过程时常出错,比如,把彩色的沙子弄撒,或者有的地方没有涂到,有的颜色混了。我就任由她在那胡乱地玩,有时候也提醒她一两句,比如,两个挨着的色块尽量不要用同一个颜色。不管她听不听,我都不再说话。记得涂到小孩子的脸,她要涂黑色,我问她黑色好看吗?她说好看,于是,就涂了个黑乎乎的脸。曼曼玩了半个多小时,只涂了一少半。

我们旁边有个六岁的男孩,在画另外一种画,我叫不上名字,颜料是膏状的。小男孩很热心,还在旁边指导曼曼。而他的妈妈和姥姥更热心,不断地干涉他。比如,颜料涂得太厚,速度太慢。那个妈妈热心得不得了,干脆拿小木棍在画上刮下多余的颜料,孩子涂,她就刮。最后孩子火了,妈妈也生气了,姥姥也在旁边帮腔。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都翻出来了,比如不好好学习,不爱看书,没有上进心,等等,最后以孩子哭鼻子收场。大过年的,本来是玩的事情,弄得三个人都很不愉快。如果我是那个妈妈,无论孩子涂出什么鬼样子,我都为他高兴。这不过是玩而已,玩哪里有定法呢?

其实,孩子的成长,哪里有惊天动地的大事,说来说去,孩子的未来,都是这些琐碎小事造就的。教育孩子不妨从打磨细节开始:

一、用成长的眼光看玩耍。孩子搭一个积木,推到了重来,再推到,再重来……这样反反复复,玩耍并不需要什么结果,好玩就足够了。倒是我们成年人的思维,做沙画要做完,要中规中矩,要美观漂亮。从孩子的角度看,大脑在创意,小手在运作,心情愉悦、祥和,这还不够吗?就算做得不好,也体验了,积累了经验,总有一天,他们能做得像大人一样好。在我看来,曼曼在她自己的努力下完成一少半,也比在我的帮助下完成全部更有意义。

二、不当“催泪弹”。那个六岁的孩子,按照他自己的愿望去画一幅画,有什么不好呢?家长耐心地等待,画成了用心地观察,找出孩子值得肯定的地方,一派喜庆祥和,多符合过年的气氛啊。那个妈妈和姥姥,偏偏想处处控制孩子,唠叨责备翻旧账,大过年的,成了“催泪弹”,怪煞风景的。能和风细雨摆平的事情,何必电闪雷鸣地摧残孩子呢?

三、不滥权。虽然是自己生养的孩子,如果老是指手画脚,也属于“干涉别国内政”。在这里,我们不妨严肃地思考一个问题:爱一个孩子,给了我们什么样的权利?从理论上讲,父母都知道和孩子讲平等;到了实践中,还是以“为孩子好”的名义控制、干涉、压抑、管束孩子。对于不同年龄、不同性格、处于不同阶段的孩子,我们不妨清晰地划定一条权利边境线,该大人管的,就管到底;该孩子自己负责的,就彻底放权。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