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分析男女情

北京广播电台晓宴主持的节目是在晚上11点钟,是一个女人节目,叫“星空下的女人”。我偶尔介入了一下,参与了两次跟女人有关系的讨论。其中的一次是叫“什么样的女人不能错过”。这个讨论我没有在现场参加,是晓宴拨通了我家里的电话,让我在电话旁插了两句嘴。我没说几句,倒是把讨论听了个详细,借着这个话题在此发挥。

什么样的女人不能错过?一听到这个问题,眼前就出现了几个形象,这几个女人的样子都是光明磊落,没有心计,聪明直率,不斤斤计较,站在你面前如一束亮光。她们不见得都是女强人,也不见得功成名就,由于不计较,她们反倒是默默无闻地活着,我要是男的,就不会放过这种女人。我把这个准则说给了嘉宾费先生,他马上热烈赞同;在场的张先生倒是不以为然,说太过于理想的女人不能要,不符合小鸟依人的准则。听男人讨论女人,我学了不少的东西。比如张先生要的女人是喜欢发短信慰问,能够处处伴随,体贴入微善解人意的美丽依人小鸟;而费先生认为眼下大多数美丽的女人都没脑子,美丽和智慧共存的女人太少,目前供不应求。费先生对女人的要求更浪漫,他说在不同的年龄对女人有不同的看法和要求,而他天天都在等待一个命中注定属于他的女人出现。费先生追求生命的互相吸引,也认为错过机会是一种正常的事情。( 看来这位费先生是个善解女人意的浪漫情种,女士们应该想法得到他的电话号码! )听众问费先生对女人的标准是什么,费先生说:有感应,有趣味,有情怀。这费先生似乎是要求挺高,所以至今未婚。后来男性听众们开始打电话进来,参与了讨论:有男人强调门当户对;有男人更崇尚农村姑娘的单纯,但马上有人反驳说农村姑娘进城以后要得更多;有个男人说他的女人在他处境低谷时一直陪伴,因此不能放弃她——这种强调听起来很值得怀疑,好像是在通过媒体说服自己?还有一个男人干脆就是要处女——她必须不是明星,不是事业型,不是“海龟”,没有性经历,“冰清玉洁”。这男人自称是个巨富,现在征婚。费先生马上说,这种女人好找——马王堆出土一号女尸!我想起一个故事:一个女朋友,一辈子为了找到如意男人,死守处女膜,后来终于找到了一位值得献身的“大款”,献了身,但至今还是落得个孤身。我其实从来在男女之事上没动过什么脑子,听这个讨论真是开了眼。有的男人说要恐龙似的老婆,保值可靠;有的说要绿色女人……男人们说得在场的女嘉宾们都插不上嘴了,我本来以为当下就是女人们对男人的要求多,闹了半天男人们也有要求?!

我最近又看《 聊斋 》,从那些女鬼的特征中明白了自古以来中国男人们对女人的梦想:年轻,美丽,善良,会调情,聪明,知书达理,晚上来早上走,会做饭但是不吃饭,会变出钱来,会织布裁衣种地,会武术,能腾云驾雾,能生儿育女,能孝敬大夫人,能帮丈夫当大官,绝对不吃醋,不纠缠,帮助男人功成名就以后就消失,男人还可以再开始世俗生活……总结起来,这个女人就是现实生活中那个情人或妓女的化身,只不过她是一个不会争风吃醋的情人——不仅如此,还能够把丈夫的原配伺候好,或者允许丈夫再婚;她晚上来早上走,年轻风流,正如妓女之轻松——但是她不收钱,还会白给男人变出饭来,或干脆变钱变财变房变地出来,这种如意安排真是天上才有,既不浪费白天工作的时间,不用日夜相伴,也不浪费钱财。看来男人们真是被实在的男女关系搞怕了——爱情需要花工夫,嫖娼需要花钱财,婚姻需要花耐力,所以最好是和女鬼在一块儿。这种男性的幻想到了非洲更浪漫化:男人们把他们供奉的女神作为一生永久的情人,任何现实中的女性都不能逾越女神对男人的占有。当非洲的女神显然是比当中国的女鬼要值,她是要男人供奉她的,而不用去像女鬼般偷情。把这些角色换成男人,女人们会接受吗?女人们是不是宁可要一个无聊实际的丈夫而不要爱上一个风流潇洒的男鬼?女人们会不会由于男鬼的晚归早出而产生不安全感?女人们会不会由于男鬼们的永远年轻貌美而产生不自信?女人们会不会由于男鬼的宽宏大度善解人意不会吃醋而认为男鬼爱得不深?女人们会不会认为男鬼的风流挑逗是不纯洁的象征?女人们会不会认为男鬼的装扮出色而怀疑他的忠实?女人们会不会认为男鬼变出来的钱财是不义之财?加之,男鬼给女人留下的巨大自由空间会不会反而使女人们感到孤独?如果在今天由女人编写《 聊斋 》,又是什么样的人鬼情爱呢?

男人和女人不是一个世界上的人,有磁场能碰撞吸引上,就别多想了,不定什么时候磁力没了就脱离了,不是科学和哲学能分析出来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