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国有制与市场经济相容吗?中国经验的启示(15)

结论

基于中国改革的经验及作者过去的研究,本章已证明:国有制与市场经济是不相容的;市场中的竞争行为不能独立于企业的所有权结构。我特别证明:

1.在国有经济中,随着竞争加剧,国有企业更可能将价格定得低于边际成本,在这个意义上竞争可能是过度的(或破坏性的);

2.国有制下的竞争可能导致极端的过度准入;即,较之任何私有经济,产业中的企业都过多;

3.在国有制占主导的经济里,市场无序是不可避免的;建立信任更加困难,因为声誉机制不能起作用;

4.国有企业在竞争下不能长期生存,竞争最终导致国有企业的民营化或崩溃。

当普特曼争辩说市场社会主义或许仅仅是昙花一现,中国终将迈向有管理的市场资本主义时,他可能是对的(Putterman,2005)。

本文的一个局限是,我没有讨论市场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某些人可能争辩道:国有企业在不同的政治体制下的表现或许各异,中国经验一般而言或许并不适用。特别地,政治民主或许会使国有企业运作得更好。然而我深信,不论什么政治体制,我的总体论点都成立。当然,只有历史才会告诉我们真相。

(本文所基于的论文系为国际经济学会“市场与社会主义:中国与越南的经验和启示”圆桌会议而准备,香港科技大学,2005年1月14-15日。自该讲演以来,本文已进行了大幅修改。作者感谢所有参与者特别是王一江所提供的有价值的评论。英文版发表于科尔奈和钱颖一编的《MarketandSocialism》一书。此次中文版发表时,作者将部分参考文献的正式出版时间作了订正。)

参考文献:

Aghion,P.andP.Bolton,(1992),“An‘IncompleteContracts’ApproachtoFinancialContracting”,ReviewofEconomicStudies,59:473-94.

Akerlof,George(1970),“TheMarketfor‘Lemons’:QualityUncertaintyandtheMarketMechanism.”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84:488-500.

Cao,Yuanzheng,YingyiQianandBarryR.Weingast,1999,“FromFederalism,ChineseStyle,toPrivatization,ChineseStyle,”EconomicsofTransition,7(1):103-131.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