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蘑菇与人物的诞生(12)

儿子董铣说,爸爸原名其实叫做董富祥,排行第五,属家族里的祥字辈。以前家里还有族谱,每个辈分也有自己的专字。不过,董富和家族人员离散已久,后来还有联系的就只有广州董钧尧一家。至于董富的儿子,本属尧字辈,所以全名是董铣尧和董锴尧。但既然董富祥自称董富,那我就照样把董富的儿子们减去一字,称作董铣和董锴吧。广州董钧尧是铣尧和锴尧的唐兄,分属同辈。董钧和姊姊董珍珠的父母早死,本来一直由董富照顾。这也是董富迟婚的部分原因。董珍珠在战时嫁到V城,和平后董富带着儿子南下,起先也是住在董珍珠位于塘尾道的家里。那时候广州董钧已经是个出来当学徒的青年,董富就没带他一起去,结果解放后董钧就没机会再出来。三十多年后董钧的儿子董耀祖偷渡V城给逮捕遣返,这些关系在后来的事情里还会提及。我还是早点说说董富和龙金玉是怎样认识的,否则故事就会偏离原来的频道太远。

那必然是个炎热但沉静的初夏。蝉还未出来吵闹,也没有风,空气几乎和正午的日影一样,牢牢地压印在地上,老半天也不移动分毫。董富抽着沉沉的行李箱,斜着瘦削的身体,在广州市郊的东门村前的空地上走过。他的朋友刘升基同时已经爬上几英里外的小山丘,架起仪器在等候。董富走出了村子的范围。他想找个没有人注目的地方。在村的旁侧有一条小溪。溪旁有一棵细叶榕,树荫颇大。他觉得这地点很理想,就在树下打开箱子。他抬头遥望了一下。这里看不到刘升基所在的山丘,但这不会妨碍他们的实验。皮箱里装着一台他们自制的可携式无线电收发机。据他们所知,当时国内还未有人能造出体积这样小的无线电收发机。也许外国的军用或情报机关已经成功制造也说不定。董富在树下坐好,戴上耳机,装插好收发机的真空二极管,打开电源,在调频钮上慢慢旋动着。耳机发出电波杂音,频率高低不定。他和刘升基把通讯波段设在16兆赫左右的短波频道上。首先是实验发放电报的摩尔斯码电波。他们编写了简短的电文,内容是「你听到吗请回答」七个字,按明码发送,代码是「0132 5121 0451 0834 6153 0932 4594」,省掉标点。目的是测试他们的机器能不能在短距离内成功传送。董富调校了发射装置,在电报键上断断续续地按动。汉字用数字代码,而数字的摩尔斯电码就只有那十个,每个数字码只由五个长短讯号组成,所以董富已经记得滚瓜烂熟,不用查对照表。

耳机里发出电波的轻微长短震击。董富用手掌护着真空管放大器,遮掩强烈的日光反射,想看看钨丝有没有亮光,但正午的阳光令一切失色。发送完电码之后,董富静心等待刘升基那边的回复。他心情有点紧张,用手按着耳机,紧紧盯着接收器。也许当时其实有蝉鸣,或者有风在摇拂树叶,或者有乌鸦在头顶发出沙哑刺耳的鸣叫,但他也听不到。他全神贯注地听着耳机里微调搜寻频道发出的波浪形杂音。那也不是他要听的。虽然坐在树荫下,但他的汗衫已经完全湿透了。阳光已经偷偷移近,燃烧他的背顶,但董富却没有知觉到。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