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二千五百年儒学变迁概略 上(2)

从前说九流各家,道家最古,儒家次之,其说非是。应当以儒家为最古,道家亦儒家盛行后一种反动,为儒家之对敌的学派。

墨家方面,出在孔后,更不必辩。《淮南?要略》称:“墨子受孔子之道,学儒家之术。”这是说从前研究孔子的道理,后来深感繁重,才从新创立一个学派。墨子是孔子后辈,生于邹鲁之间,其地儒学最盛,年轻时不能不有所习染,《淮南》之说甚是。墨家继儒家而发生,有不以为然的地方,然后独树一帜,因在后辈影响甚深。墨门弟子,亦与儒家有密切关系,如禽滑釐,曾学于子夏,一面为墨家大师,一面为孔门再传弟子。

道家方面,既然《老子》一书,不在孔子之前,则庄子与老子的先后,亦成为问题了。向称老庄,若使庄子在前,当改称庄老才是。庄子地位,在道家极为重要,比禽滑釐之在墨家,还要重些。庄子学于田子方,田子方学于子夏,所以庄子一面是道家大师,一面是孔门三传弟子。

由此看来,道墨两家,亦可以说是儒家的支派,先是承袭,后才独立,先是附庸,后为大国。惟旁的儒家,无论如何变化,仍称孔子之后。道、墨两家既盛,与儒家立于三分的地位,就不承认是孔子之后了。恰如齐桓、晋文,虽握霸权,仍尊周室,楚庄王、吴夫差,一握霸权,便不承认周室的地位,情形正复相同。我们再看,最初的儒家,因为道墨二家独立后,倡为反对的论调,与儒家以极大的影响,儒学自身,亦有许多变迁。

现在再讲孔门直接的学派。《韩非子?显学》篇说:“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氏之儒,有子思氏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儒分为八。”韩非生当始皇的时候,离战国最近,其说当甚可靠。此种八家,现在可考者,惟孟、孙二家。自余六家无考,其著作见于《汉书?艺文志》的,有《子思》二十三篇,《漆雕子》十三篇,然后代亦皆丧失,殊可惋惜。此外四家,在汉朝时已经看不着了。

果如韩非所言,战国之末,儒分为八,我们诚然相信,但最初儒家的分裂,恐没有如此复杂。现在姑且假定,孔子死后,最初分为二派,有子是一派,曾子是一派。所以《论语?学而第一》章,先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继说:“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又说:“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子是孔子。总观《论语》全书,除孔子外,称子者,惟有若、曾参二人。颜渊称渊而不称子,因颜渊早死,其学不传。子夏、子贡,亦不称子。此中消息,殊耐寻味啊!《孟子?滕文公上》说:“昔者孔子没……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曾子曰不可。……”这并不是曾子有意与有子为难,徒争意气,实际是因为两人学派,大不相同,所以就各人走各人的路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