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用早受益(3)

无数像杰弗里·摩尔(Geoffrey Moore )的《跨越鸿沟》(Crossing the Chasm )这样的营销范本和典型案例都被用来分析产品接纳的生命周期,制定产品的营销策略,以便使其有机会通过早期市场向最终决定成功与否的大众市场进军。

早期市场营销策略存在一个重要的挑战,那就是你如何找到最有价值的那部分人?对他们的定位取决于你所要销售的产品或所提供服务的类型吗?

不同于杂交玉米技术长达12 年的采用曲线( 市场采用新型或创新产品的速度。——译者注),互联网,特别是夸大了很多的Web 2.0, 很容易跨越革新阶段。正如YouTube 这样从默默无闻到众所周知的视频工具一样,原本还处于早期测试阶段(产品开发中的Alpha 或Beta 阶段),突然就在短短的几周内追上,成为该领域的领军人物。

截至2008 年初,视频共享网站YouTube 拥有了在线视频平台。在Hitwise 对全美470 家各色多媒体网站的追踪中,YouTube 这两年持续在同类型网站中独占鳌头,访问量高达所有网站总和的51% 。

2005 年,YouTube 正式成立不久,就于同年年底推出了它的Beta 版本,这是为了与互联网巨头Yahoo! 视频及Kazaa (点对点传播软件)进行对抗。而在此前的一个月,即2005 年10 月,YouTube 在470 类网站中排名第39 位,访问量只有0.17% 。YouTube 的崛起在于对不知名视频网站的收集,这既不用成年也不用累月,从榜上无名到无处不在只用了短短的35 天。

最早上传到YouTube 上的视频叫“我在动物园”,是一段在动物园的大象展览馆前发生的18 秒的枪杀片段。数周后,即2005 年5 月,该网站正式进入公测阶段,YouTube 平均每天的视频点击量高达3万次。到2006 年1 月,YouTube 超越了Yahoo !视频,日点击量超过2 500 万次。

如果我们把上面的图表用罗杰斯的扩散曲线来分析,那么从首次上传视频到2005 年12 月中旬网站的蓬勃发展这个期间,登录该网站的访客和上传者最有可能是那些革新者。他们试着接受这种服务,用这种自拍视频的新奇方式,把这些短片上传到网站与所有人分享。从2005 年11 月到2006 年1 月20 日这段时间,YouTube 的传播已经从革新者、早期采用者跨越到早期追随者了。

当描述为什么网络竞争需要利用有竞争力的资料时,我经常使用YouTube 在早期成功时的周/ 日走势图来解释。当今世界,市场的领导地位可以在短短几天内风云变幻,那些公司怎么还能对周围激烈的竞争熟视无睹而固执己见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