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主:冯女士,36岁,会计
事件记录(口述):
我们已经结婚10年了,但我至今还不想要孩子,老公为此十分着急,但我认为我们的事业还 没有立起来,连养活自己都困难,根本没有能力养孩子。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我也没什么感 觉,可作为年近40岁的女人,不要孩子也的确是个问题,婆婆常常为此上火,又不好催我。 老公有时和我吵,说我不称职,甚至扬言再不生孩子就和我离婚……
但我说服不了自己,一想起要孩子我就莫名地焦虑,一千个理由让我拒绝做母亲。而且,我 总看老公不顺眼,在我看来,他永远是个长不大、不争气的男人,他的“不思进取”无法让 我感到安全,结婚10年来,我认为一直是我在养着他,他根本靠不住,为此我们经常闹别扭 ,我也为此感到烦恼。直到有一天,我接触了心理咨询师,方知我这个“不想要下一代”和 “总看着老公不顺眼”的念头从何而来。
幼时经历:
我的幼时正处于文革年代,父母长期两地分居,我陪着爸爸,妹妹跟着妈妈。可偶尔父母见 面,还总是以吵架作为他们的“团圆方式”。当父母吵架时,我很自然地站在爸爸这一边, 而妹妹也在尽全力维护母亲。这种矛盾关系导致我们姐妹至今不合。那时的我,只知道陪好 爸爸是女儿的天职。
咨询过程:
咨询师说,我当时扮演的角色是“代理母亲”,因为要陪爸爸过日子,就得以“小媳妇”的 状态 与之共存,于是长得比一般同龄人高,也比她们懂事,外人都说我是个小大人。我尽量以最 好 的表现取悦于爸爸和外边的大人。这个角色是我长期处于那种家庭环境时的幼儿决断,导致 我的性格定型,其中一条就是:父亲是我的偶像,和他在一起才能生活。
另外,由于父母的长期隔膜及我和妹妹的各自取向产生的亲情矛盾,使我恐惧于这种无法 团聚的日子。在当时,我只认为生下来就是这样的生活方式,我没的选择。而且,母亲不在 身边是合理的,就算在身边,她也不喜欢我,因为她迟早要离开;她不爱爸爸,可爸爸是我 唯一的保护伞,她不爱他,就等于不要我。
这便是我不想要孩子的原因――一旦生孩子,我就是母亲,可母爱的链接早在我的幼时便被 家庭生活切断,使我对母亲这个概念无法产生实质性理解,更谈不上承担母亲的责任。
而对老公的“高标准,严要求”,也是缘于当初对父亲的定位。毕竟,在我眼里,只有父亲 才靠得住,所以我总把老公往父亲的角色上套,以兑现我的安全感。这当然令老公永远无法 达到,因为,他毕竟不是我的父亲。
但我太习惯做“代理母亲”,管理老公能使我感到自己像母亲管束儿子,从而逃避做真正的 母亲。也有的时候我把自己看作他的女儿,蛮不讲理,我就是在“女儿”和“母亲”的角色 间来回徘徊,就是不能安心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妻子。
我很乱,自己有时候都觉得情绪摇摆不定,同时希望老公随着我的情绪跟进,如果他不上道 ,我便发作。同时,仍对我妹妹不理不睬,咨询师说:“父母之间的战争硝烟,在你们身上 仍在延续和弥漫。”
心理分析:
心理学认为:表面上,这个孩子是在讨好自己跟随的一方,下意识里却感应着另一 方的内在性格。比如冯女士,表面上在取悦于父亲,内在里却在效仿母亲:当年母亲离开自 己,是对自己的抛弃,于是她在长大后也拒绝要孩子;而母亲的强势表现为与父亲的争吵, 这种性格也被她承袭下来,长大后演变为“修理老公”。生活中,她在反复表演着当年父母 之间所呈现的关系模式,目的是想找到自己生存的答案。
无论有意无意,其实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成长寻找一个理由,当某一段情节成为无法解开的 谜团时,此人便会反复在这个情节周围研磨,并不时地冲入这个谜团,试图在其中找到破解 之道。比如冯女士,当她在幼年时无法给家庭关系一个诠释的时候,便会在自己 成家后重复这个关系模式,再拾起母亲当年的道具,而且逼着老公扮演自己的父亲,其目的 是反复触摸自己幼年时留下的伤口,希望从中找到症结,得到治愈。但在寻找的过程中,因 被各种观念、环境、诱惑等所扰,等于是“雾里看花”,因此,不得 不 将那个伤口一再地触痛,让自己发作――这就好比科学家做试验,经过多次失败,只是为了 让成就感给自己的付出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