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拯救英军(18)

艾伦见范一林犹豫不决,把挎在肩头上的照相机取下来,在范一林眼前一晃,倔强地说:“我是记者,采访是我的权利,无论是采访中国军队还是英国军队。”

范一林看弟兄们围过来,瞧自己与艾伦叽叽喳喳地用英语对话,不置可否地摇了摇头。艾伦误以为范一林是绅士般地允诺了自己的请求,忽然抱住范一林温柔地吻了一下他的脸颊。这场景引得围观的远征军官兵哄堂大笑,范一林顿时感到两颊泛热,太难为情。他大声喝道:“笑什么,这是洋人的礼数!”

荣誉一团不仅仅是救人,而且成了殿后的部队。范一林让副官陈唤民通知各营原地休息,好好找一找干净的水源,吃点儿随身携带的干粮。一来是让英军和撤退的民众放心地上路,二来是想等一等特务连黄汝刚他们。

11

干特务连几年,黄汝刚出息了。他领着弟兄们摸鬼子哨兵抓几个舌头,深入敌后搞情报已经是轻车熟路,而且慢慢地学会从敌我态势方面嗅出一些蛛丝马迹,判断出敌人的动向。

在范一林指挥部队营救英军时,黄汝刚指挥弟兄们把几辆英军卡车开到路旁的一片小树林里,砍一些树枝做了隐蔽,带着八十多个人偷偷地摸到距离仁安羌城七八公里一个村寨附近。大家伙埋伏在路旁等了一会儿,仁安羌的鬼子并没有出城,也没有大队鬼子朝荣誉一团动手的方向追击,黄汝刚猜想荣誉一团肯定是行动果断,快打快撤见好就收了。他安排弟兄们躲在一片树林里,吃点儿干粮喝点儿水,好好地眯一眯眼除一除浑身的疲惫。

四五点钟的时候,和村大佐率领大队日军从仁安羌开出了城,急行军向歇牛坡开进,一个排长见状忙叫醒黄汝刚:“连长,鬼子行动了,咱们打不打他一下?”

黄汝刚举起望远镜看了看,摇了摇头。他心里拿捏着时辰和分寸,这种时候与鬼子动手,大队日军只会分出一小股来对付你,把你追得鸡飞狗跳的,丝毫不会影响他们既定的目标。

“团长他们可能已经走远了,小鬼子一时半会儿追不上。走,我们紧紧地跟着鬼子,总有干它一家伙的时候。”黄汝刚打定主意,既然到了这个份儿上,总不能两手空空地回去,让全团笑话特务连一无所获。

黄汝刚一干人拉开几公里距离,远远地尾随大队日军。走着,走着,两旁的山峦渐渐地陡峭起来,地势愈来愈高,顶上的云层越来越低,仿佛一张天网要罩下来。日军进入山谷后,整个队伍行进的速度慢了下来,尤其是炮兵行动很迟缓,马匹拖着山炮吃力地爬坡,不少日军士兵吆喝着帮助推炮车。

黄汝刚哪里知道,这个时候,他留下掩护英军汽车兵的一个排,也艰难地走在他们前面不远的大山里。

特务连留下的是三排,排长叫苏强,是东北军中的老兵了。三排的士兵们带着英军汽车兵爬坡下坎,谁知没有一个人熟悉当地的道路,大伙走着走着迷了道。英军汽车兵开车可以,跋山涉水就不行了。排长苏强急得直跺脚,这帮洋人,真他妈的?,究竟是怎么混成了兵的。六七十名汽车兵,懒懒散散的,一会儿歇脚,一会儿撒尿,磨磨蹭蹭就差要寻死了,汉斯少校无可奈何,指挥根本不灵了。照这样下去,大家伙迟早是日本人的俘虏。

一个老兵悄悄地说:“排长,咱们自己走,让英国兵爱咋样就咋样吧。”

苏强不高兴,发无名火吼道:“去,去,去。连长安排我们带这些英国兵找他们的大部队,怎么可能扔了他们呢。”

“那总不能背着他们走吧?”

苏强寻思着不能像无头的苍蝇,到处乱窜瞎跑了,否则非让山林给活活地吞了。他顽强地爬上一座很高的山峰,用望远镜四处寻找,终于发现了远处山脚处一条大峡谷,谷口张成喇叭形正朝着仁安羌城。苏强心里想范一林团长指不定就是带着英国人顺着峡谷,撤进了大山的。苏强看准了方向,领着百十号人,从密密麻麻的森林中,拼了老命才找到了通往峡谷的一条山间羊肠小道。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