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万岁!”
“打倒日本法西斯!”
会场沸腾起来,口号声此起彼伏。缅甸爱国华侨纷纷当场捐款、捐物、认购国民政府发行的国债。捐赠人太多,太拥挤,陈家会馆又张罗人抬出四五张马鞍桌出来,增派专人登记接收。看着人头攒动的热烈场面,蒋介石深受感召,他对宋美龄感慨道:“国人如此,何愁日寇不败啊。”
9
这个时候中国正面战场,是最艰难的相持阶段。
八路军和新四军化整为零,在广大后方扰得日军头疼脑热,没处发火。卫立煌将军率领中央军在山西地界中条山同日军几个师团激战,中日双方呈交织状况,糨糊似的粘在一起,谁也胜不了,谁也别想走。虽然军政部屡次电报催促,卫立煌也不可能抽身参加中国远征军远行了。
林蔚为团长的远征军参谋团远在云南昆明,入缅中国远征军司令部其实就是杜聿明第5军的军部,设在腊戍城大街一幢二层楼房里。这是一位华侨实业家的办公楼,国军要打小日本,老先生拱手相让,略表寸心。距此不远是中外闻名的波特酒店,欧式建筑五层高,富丽堂皇,清一色印度侍者和四周宽敞的草坪,给人一种风景如画的感觉。以前,这里是专供英国贵族和绅士聚会观光使用的,如今是蒋介石、史迪威、亚历山大中美英三国要人下榻的地方。
因为要召开中美英三国军事联席会,蒋介石听从宋美龄建议,不宜在中国远征军司令部驻地开会,以免美英将军们产生误会,说三道四把小问题上升为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事务,会议地点就选在波特酒店三楼会议厅,方便方方面面。
下午两点多,在缅甸实际作战的各国将军们,才真真正正地坐到椭圆形会议桌前来。这也是盟军开辟中国战区以来,以中国战区名义第一次召开的军事会议。以后几十年里,许多历史学家曾经作了假设,如果中美英三国联合军事会议早一两个月召开,如果英国人早一点儿同意中国远征军入缅,那么南亚地区的二战历史必将重新改写。宋美龄知道这次会议对中国抗战全局尤为重要,心里也非常清楚美英两国在缅甸战场上,各有各的主意和盘算。这个天才的外交家,身着浅蓝色长旗袍,手提一个精致的半月儿形手包,穿梭于三国要员之间,为未曾见面的人引见、介绍,以她特有的魅力和幽默,悄然地把会议氛围煽动起来,又不失时机地将会议发言权递给了杜聿明。
三点一刻,这个长久期盼的会议开始了。
有校长坐镇,杜聿明壮了壮胆,当仁不让地率先分析讲述缅甸战局以及敌我态势,最后拿出了结论:“鉴于日军来势汹汹,并有从菲律宾战场抽兵增援的可能,我们认为以守为主,伺机反击,是切实可行的战略方针。”
也许是考虑更多地拖住日军,减轻菲律宾乃至澳大利亚战场的压力,史迪威则认为杜聿明的战法过于保守,他斗志昂扬地倡导进攻,缅甸盟军在总兵力上是日军的两倍,中英部队协调一致,即可反攻仰光。亚历山大在众目睽睽之下,不敢鼓吹大撤退大转进的论调,如果那样岂不丢大英帝国的脸面了。他按参谋长赫顿的意思,提出了逐级抵抗,逐级后退,确保中国和印度本土安全,等以后再寻机反攻的战略思路。
蒋介石非常认真地听了杜聿明、史迪威和亚历山大的陈述,心里已有八九分谱儿。他知道杜聿明的想法是唯一符合缅甸战局实际的,史迪威的奢望一时半会儿难以实现,亚历山大胡说八道一通基本上靠不住。这个英国佬,就是一个地地道道只知道逃跑的白痴。
蒋介石喝口水,略微理了一下思绪,以最高统帅的口吻坚定地说:“中国人倡导孔孟之道治天下,中庸之道论输赢。三位将军讲得入情入理,颇有见地,虽然有的地方不太一致,可抗击日军,确保缅甸这一点是共识。盟军在缅甸首次联合作战,我想博采众家之长,作如下安排:第一,中国远征军兵分两路,一部沿萨尔温江继续南下,阻击北犯之日军。一路沿滇缅公路布防,以曼德勒至仰光铁路线为核心,先在同古一带阻击北上日军,为盟军反击收回仰光创造有利战机;第二,请亚历山大将军率英缅军沿伊洛瓦底江布防,牵制并阻击日军往北的运动;第三,请中国战区总参谋长、美国陆军中将史迪威将军负责指挥驻缅甸中英两国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