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出南亚》目录(1)

第一章 缅甸危机1

蒋介石善于深入浅出,用一个事例说明了远征军此行的目的。他紧接着说:“自唐明两朝以来,这是中国人自己的军队,为了保卫疆土首次出国作战,抗击犯我之敌。中国人受列强之屈辱达百年之久,西方总有人说我们是东亚病夫。希望远征军全体将士精诚团结,奋力向前,打出军威,打出国威来,确保滇缅公路畅通无阻,确保西南大后方安然无恙。”

第二章 风云突变16

日本人已经全面进攻缅甸,靠近泰国边境的交通枢纽城市毛淡棉战事吃紧,危在旦夕。范一林穿起大衣,马上到师部告诉钟进山。远征军还没有上路,小日本就偷偷地行动了。钟进山坐不住了,得赶快走啊,否则小日本三下五除二,解决了缅甸,还打鸟的仗了。

第三章 拯救英军38

亚历山大上将既激动又难过,忘记了头上没有军帽,他缓缓地举起右手,端端正正地还了个礼。这是中国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第一位大英帝国的将军向低级别的中国军官行礼,如果历史没有记错的话,这可是第一次啊。夹杂逃难人群中的许多美英记者,纷纷涌到范一林和亚历山大面前,举起照相机定格范一林和亚历山大握手的历史瞬间。

第四章 血溅日寇69

这个反冲锋,与其说是战略上的胜利,不如说是一种军队打仗的气势,就是向小鬼子证明证明中国军队不是吃软饭的。既然目的达到了,千万不可贪得无厌。钟进山此时此刻的心里还有另外一种心境,这是向小鬼子示威啊,中国人一个师照样可以撵着你小日本一个师团的屁股跑,可这一定会激怒日军的,毕竟军人不仅仅有身躯不怕子弹,还有脸面可怕伤心呢。

第五章 魂断瓦城117

美军中将史迪威率领的小股部队,顺利抵达钦敦江霍马林渡口。他们经过十多天艰苦跋涉,成功翻越那加山,终于于1942年5月20日到达印度英帕尔,全体人员中竟无一人失踪,无一人死亡,无一人掉队。

第六章 野人山记165

丛林中这条粘了人迹的山路在延伸,在向中国边境缓慢地延伸,这是中国远征军官兵们挥泪洒血踩出来的一条血路。荣誉一团沿着第5军第96师回国的路线,日夜兼程地急速前进。沿途上,偶然可以看到山民狩猎歇脚的小棚子,路上被踩得弯了腰的小草,能依稀看到一些人烟,缅甸北部若断若连的野人山已经渐渐地躲到了身后。

第七章 异国他乡212

入缅日军第15军切断滇缅公路以后,仅仅是靠美国驻印空运大队通过驼峰航线运送战略物资,远远不能满足中国抗战的需要。在整个庞大的缅北反攻计划“安纳吉姆”中,史迪威计划从中美两军抽出两个工兵团,从印度利多修筑一条公路,穿过缅甸北部山区,从缅甸密支那方向与滇缅公路衔接。等盟军进入缅甸北部反攻时,部队可以顺着公路推进,还能够很快地通过利多公路向中国运送物资。

第八章 临危受命248

战争本来就是政治的延续,自然融入政治奥妙无穷的深渊中。制定盟军反攻缅甸计划的过程酷似一场游戏,史迪威在这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到了一个理儿,政治家打军事牌,抽牌的手那是政治,军事家打军事牌,抽牌的手仅仅是战机和自身的实力。

第九章 初战失利290

敌我双方相距百多步远,长枪短枪对射起来。日军借下山之势,居高临下,两挺机枪昂着头扫得钱黎光他们抬不起头来。第一分队的队员们依靠粗大的柚木树身作掩护,瞄着冲进柚木林的鬼子顽强还击。敌众我寡,日军还占据了先机,这样扯皮下去,等日本人形成对柚木林的完全包围,再想走可难于上青天了。

第十章 乱中打狗318

战后若干年里,后人回眸缅甸战场的时候,对第33军司令官本多政才中将把军部迁移到新维颇为不解。这个地方地形类似南坎,距离腊戍五十多公里,距离南坎一百七十多公里。宿命论者认为,本多政才活该如此。那是明末清初时,南明大将李定国和白文选拥戴南明桂王屯兵新维,称霸一方。后来吴三桂率部攻克新维,生俘了桂王。这里是王者失落之地,日军高官到此岂有不败之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