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搜集与问题研究(2)

具有启发意义的是,人们不用费多少脑筋就能理解那些来自闻所未闻的文化的谚语。笔者经常发现,生活在不同大陆上、年龄有别、背景和文化各异的听众能够迅速理解其他文化的谚语。之所以有这种惊人的跨文化理解力,其原因离不开这样一个事实,即谚语大多取材于人类共同的身体和性别经验。不过,由于某些谚语取材于特殊的地域和文化语境,所以在没有背景资料的情况下,理解起来难度就会加大。

比较研究需要具有可比性的材料。“我们研究的地理空间越大,使用的分析单位就越小”(Moretti 2000:57,61),这是一条保持材料可比性的实际规律。[4]本课题的选材从女性作为“一类人”的主题出发,在此基础上搜集而来的谚语库特别适于跨文化比较研究。从事跨文化比较时,我们也失去了一些东西,即在“活”的使用语境中,地方文化语境有可能使谚语获得一些增值意义;但同时我们也获得了一些东西,比如通过本研究我们取得了对于人类性别模式观念的新洞见。

简洁有力、容易记忆的谚语揭示了种种观察生活的方法。谚语富有音乐性,风格直接坦率,它们反映出文化的特殊性,同时它们也反映出我们这些男男女女的血肉之躯所享有的超越地域、超越历史的共性。人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塑造成男人或女人。谚语信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尺度,使我们了解到,在何种程度上我们个人或整个社会仍在继续吸收这些顽固的旧思想,以及我们和我们的祖先在世界观上有多大的出入。尽管地域有别,尽管历史在发展和变化,我们一直都在有意无意地受到谚语信息的影响。

谚语中的不少想法不再像过去那样不言自明。这意味着,“传统”在变化,在工业社会尤其如此。变化主要让特权集团受益,但对没有接受过多少教育的大多数人则影响不大。后者对何谓男、何谓女的问题通常有自己固定的看法。然而,这并不是说,社会特权集团没有潜移默化地接受旧思想和旧想法。当代事业型妇女若想找对象,恰恰因为事业成功而仍然很难找到合适的伴侣。

关于女人的谚语可以极大地帮助我们解释,在世界范围内,性别差异是如何以及为什么使男女之间的鸿沟不断加大,使得他们形同陌路,不愿分担公共生活职责和家务活。性别沟壑是以意义不大的身体差异为基础的,通过谚语的传授和说教,性别沟壑得以维系,现有等级得以强化,是什么巩固了女人的刻板形象,从而使传统分派给男女的生活角色合法化。这些规定还有不可逃避的另一面,即行为不符合规范的女人和男人同时受到其他女人和男人的羞辱。特权不会轻易让位,习惯于使唤别人干脏活的人不希望生活发生变化。17世纪法国作家塞维尼夫人(Madame de S vign )发现,“驯服下层人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必要之举”。或者,如一则德国谚语所言:“一个人铺床,另一个人坐享其成。”

那些舒舒服服占据高位的人,很少主动提出要分担令人生厌的工作。一则卢旺达谚语透露出这样的埋怨之情:“无道之家支使你汲水拾柴。”意思是说,如果一个男人同意去做让人颜面尽失的“女人的事”,他就会沦为妻子的奴仆。如果一个女人不遵从其社会角色,她将受到社会的谴责。欧洲谚语里过去常有这样的抱怨,不守规矩的女人“穿着裤子”。

所有针对男人的警训以及针对女人的严格规定都反映出一种强烈的、害怕失去现有地位的不安全感和恐惧感。如果女人真的恪守本分,遵从无休无止的清规戒律,保持温顺的态度,谚语岂不是完全多余了吗?

我们应该从一开始就强调,本书不关涉“现实”,因为谚语不反映“现实”。那些不胜枚举的小小文本反映出一种理想,同时也反映出对于背离理想的遗憾,而这种理想是某些人构想出来的,谚语捍卫的正是这些人的利益。谚语讨论的是谁的理想呢?人们相信,谚语作为一种大众文学体裁维护并遵守“传统”,但是却从未细究到底是谁的传统。本书并不反映女人过去和今天的“现实”,而是呈现一面神奇的镜子,主要映照出男人的利益、恐惧感以及世代相传的关于“理想女性”和“叛道女性”的观念,同时也折射出世代相传的关于“理想男性”和“叛道男性”的标准。谚语形象诙谐,对比新颖,因而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趣味性。不过,在某些方面,本书也可称是惊世骇俗,它展示了一种普遍的、代代相传的厌女情节,尤其是在有关妻子的谚语中,这些谚语以数百种语言为媒介,遍布世界各地。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