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乱》13(1)

公元190年是初平元年。

对任何人都绝不容情的董卓,洛阳在他的统治之下,现已成为恐怖世界了。大白天里当街抢劫或杀人,已不是稀罕之事。有亲友在乡下的人,无不争先恐后逃离洛阳回乡去。陷于恐慌状态的人们,个个叹息世界末日的来临。

董卓幕僚中有人进言应兼采怀柔政策。董卓因而任命与其发生口角后离开洛阳的袁绍为渤海太守。此外发表的人事命令尚有:

――任袁术为后将军。

――任曹操为骁骑将军。

袁术和曹操当然不会没有头脑。他们很清楚董卓是杀人不眨眼的魔王。凡是可能取代他的人,随时都会成为他的刀下鬼。

“先任命为将军,让我安心,然后找个机会突然把我干掉。他一定是要来这一套。”

持如此想法的袁术和曹操遂都逃离洛阳。

袁术逃向南阳,曹操则逃至陈留。下过,这不是普通的逃亡。他们分别在逃亡地招兵买马。

袁绍和袁术系出四世三公的名门。宦官出身的曹操虽然不能算是名门后代,却拥有巨亿资产。他因而投下巨资招兵买马。

然而,再怎样的名门后代或大富豪,要以一个人的力量打败拥天子自重的董卓是难上加难。

“天下即将陷于大乱,除非反董卓诸军联合起来,不然绝难获得胜利……”

此际,做此想法的是东郡太守桥瑁。

地方再度出现军阀割据也无济于事。这些军阀要联合起来,才有力量对抗董卓。然而,如何才能使他们愿意联合呢?

有一个手段是:利用天子密诏。

――朕目前如同被董卓软禁。天下诸军宜联手举军讨伐董卓,以拯救朕脱离此难。

实际上,要伪造这样的诏书简单得很。

但,居住深宫的十岁天子,可能瞒着董卓耳目,把这样的密诏传至外面吗?

压根儿会被认为是伪造诏书,这样不会产生效果。

“对,最好的方法是用三公之密书来号召!”

桥瑁最后做了这个决定。

洛阳有国家长老。他们和天子一样,都在董卓的监视之下。董卓的掠夺方式被称为“不避贵戚”。任何高官的府邸,他都同样闯进去,肆无忌惮地进行抢夺。长老们对他的愤懑程度,不言可喻。

因此,长老们发出如下的密书是极有可能的事情:

――速讨暴戾董卓,以救天子及吾等!

桥瑁制作了这样的密书。文书中,他列举了诸多董卓的恶行。

实际上,不待长老密书告知,董卓的横逆霸道行迹已传遍天下。密书只是进一步将如同一盘散沙的军阀团结在一起罢了。

各地诸将当然不是每个人都相信这封长老密书。

“这封密书有点不对头……”

其中一些人做如此想。但,为讨灭董卓,大家非联合力量不可――这一点是很明白的。纵然这是伪造的密书,但倘若能够因此而团结起来,众将毋宁愿意信其为真。

既然要联合,当然需要有个盟主。

大家就能力、名气以及家系等多项条件检讨的结果,决定推举袁绍为盟主。

如前所述,被董卓任命为渤海太守的袁绍,不曾接受此职,而以“车骑将军”自称。

洛阳以东各地军阀,在紧密联系之下,开始集结于陈留郡酸枣县。

初平元年春四月,集结于酸枣的诸军领袖分别是:

兖州刺史刘岱

陈留太守张邈

广陵太守张超

东郡太守桥瑁

山阳太守袁遗

济北之相鲍信

骁骑校尉曹操

担任盟主的车骑将军袁绍,与河内太守王匡共同驻屯于河内。

此外尚有豫州刺史孔抽据守颍川。

南方战线则有率兵数万的后将军驻扎鲁阳。

担任兵站事宜的是冀州之牧韩馥。他以一个叫邺的地方为据地。

长沙方面,有率领江东健儿的长沙太守孙坚正在北上。

“这些小子有什么好怕的!我很快就会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打垮他们!”

董卓如此豪语,内心却不安得很。他很清楚自己到洛阳来后,干的是一些什么事情。人们此刻都以充满敌意的眼光看他,他当然也事先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

以幻术手法使人以为他的军队为数庞大;收吕布为“养子”,并且收编丁原的大部队――有这等本事的他,要一度击溃各军阀联军是容易的事情。问题在于第二度和第三度交战。

联军有办法花钱就地招兵买马。但,洛阳城内的董卓军却不可能增加一名兵员。

“无法掌握地利……”董卓想到这一点。

在他人地盘作战,当然对自己不利。

“对!应该迁都长安!”

董卓立刻有了这个构想。长安到陕西、凉州一带都是他的地盘。东方各军阀想必无力攻到长安。即使攻来,董卓要在那里征募兵员是易如反掌之事。

“对,还有一件事非办好不可。”

他叫来一个名叫李儒的部属。

“请问有何吩咐?”

李儒在大独裁者面前跪伏下来。

“你去把弘农王干掉。”

这口气平静得好像在点一道菜。弘农王是去年被废的前皇帝刘辩。

“遵命。”

李儒当然不敢违抗,因为违抗的结果是他自己的脑袋落地。

“用药!”

董卓还指示了下手方式。这句话也平静得如同点菜时要求如何调味一般。

由于计划已被察知,所以黄祖之夜袭归于失败。不过,他只是在作战上失利,最后的结果还是他获胜。因为,孙坚为流箭所伤阵亡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