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袋掉了碗大个疤

  913

到最后一站了。

从名称开始吧,蓟、渔阳、涿郡、幽州、幽燕、中都、燕京、大都、北平、北京,大抵相当于是给“三千年建城史”凑份子,这是城市的好处,脑袋掉了还有碗大个疤,可疤能用来干什么呢?王胡都不要。因此不如是个有钱而运气好的人,这两点加在一起,一个人就可以用着多种法子活下来活下去,比如,最初叫公主,后来叫什么陵,再后来还可以叫木乃伊,只是一个人横竖也凑不出北京城这么多名字,这就是北京要产那么多地名史学家的原因和骄傲。

  914

看着那么多一脸历史的北京学者在媒体上如数家珍,我早就知道了,他们所理解的知识跟我们所想掌握的知识有着多么大的不同!而我说到了“知道”,这个从南方流行起来的词汇,实际上把他们连“知道分子”也划不进去。

  915

先来点儿喝的吧!豆汁儿是检验是不是老北京人的法器,是老北京人的魂,是要吆喝着叫着的魂,叫魂屈原写过的,流沙河也记录过,例如,黄昏来临,“母亲阴嗓小声唤道:‘九娃子咧,骡骡马马吓掉的魂回来没有?’答曰回来了。轻病就好了。”

小孩子好哄,大人好哄么?不好哄,因为再怎么叫魂,老北京也没几个还要把这东西当命了。这东西不是豆浆,而是做粉条所剩下的汤,发酵以后做成的,其步骤是,绿豆磨成浆后,淀粉沉底,上层还浮了一层非淀粉的细碎渣,隔离出纯净的淀粉拿去做粉丝或粉皮,剩下的下脚料就留一边儿发酵,发出酸味儿了,就是豆汁了,但这豆汁必须要再次沉淀,只舀出上层发酵过的绿色汤水入锅煮,滚开时,就往里加一勺沉淀物,不断地加,边滚边加,要加多久呢?这就转到北京人嘴头的功夫上去了,那是“勾兑”,没法对外人讲清楚的,加多了少了都不行,而必须是不浓不淡,臭中有香,酸得可口,这才算成了。

  916

这独一无二的特产,爱喝的说它酸中有甜,其味绵绵,越喝越停不了嘴,越喝越上瘾,隔个几日不喝就难受,或者从海外游荡既久,一旦飘回,就恨不得一头栽倒在里边淹死。不爱喝的,一开始就喝不惯的,就说它酸臭难闻,活像泔水,真恨不得愤怒声讨之不足,直接想将其下到地狱入口―――喝一口就下去了。

呵呵!地狱,专业小鬼配制烈性毒酒―――也即专业嫉妒的地方,下去之前,喝上一碗北京豆汁儿,当然满不错的。

  917

早年,北京人就有四大标准:一口京腔,两句二黄,三餐佳馔,四季衣裳。吃不吃的没什么关系,首先是唱。

  918

皇族子弟德?迷京剧义无反顾,朝廷想到他祖上好歹是个封疆大吏,多次要给他官做,可他只想唱戏,绝不做官,这就是唱戏的榜样。

  919

这地方的人都喜欢唱,不准他们唱就跟不准成都人打麻将是一个道理,是一种残酷的调节人口数量的狠办法。唱当然又分唱什么歌,在公园里的圈子就是这样划分的,唱民歌革命歌的不跟京剧来往,唱京剧的也不跟其他杂牌搅合,都是艺术,最纯最伟大的最革命的艺术,每天晚饭刚过,院子里、河边、公园里,到处都是唱歌的人,插不进,挤不出,声震天地,耳根从没个清净的时刻。

  920

北京人骂人“不着调”,是以,会不会唱歌是个绝对普遍标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