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庙

  572

有一天,我正在靠近夫子庙的一条街道晃悠,接着了一张奇怪的名片,这种偷偷摸摸地塞过来的名片让我很警觉,因为如果是在成都,多半是大学生陪吃陪耍的;如果是在重庆还带着照片的,一定就是做皮肉生意的,可是,在南京的这种名片却是“伴游”的,而且还印有中、英、日三种文字,我左看右看,从她的业务范围看出还可以有特殊服务,价格“另议”,赶紧就把名片扔了。

  573

历史上被称为南京的城市有好几个,唐玄宗时的成都,辽金的开封,大宋时的商丘,五代后晋时的北京,但从明朝时起,就成了这地方的专利,在历史书上,这地名变得让人眼花缭乱,在此一并?嗦如下:公元60年楚国始起名金陵,秦皇时改秣陵,后又改为建业(一段时间业要写成邺),三国时一度为江宁,西晋末年改建康,名称上大致就是这样倒腾的。

  574

六朝遗址和脂粉味是让今天的好些文人反复怀念的,一来此地确还遗留着胭脂井,秦淮八艳的香帜或是漂在墨绿河水上的花船什么的,当然还得加上名垂青史的美男子;二来,六朝时的士族的清谈与玄学,陶渊明那样的田园诗人,王羲之那样的书法家,夫子庙、王谢故居、乌衣巷,听着听着名字就能让人走火入魔。

  575

夫子庙周围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夫子,这跟当代的很多现象很贴切,比如越没有文化的人越来越像个文化人之类。我在夫子庙一圈绕了很久,就只看见专卖店、美容美发厅、麦当劳,总之,从头到脚,都算是给夫子旧貌换了新颜。

  576

夫子庙本是文人的登龙台,可最终上得台的总是极少数,所以对更多的人来说这里只是风月场,既有柳巷花街,当然少不了清越佳音,更多才子妙趣,直接咏秦淮的帝王诗不说了,《桃花扇》发生之地在这里,柳敬亭说书地在此,《儒林外史》直接以此为原型,即使到了近代,俞平伯还与朱自清赛着《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所以,这不是一条一般的河,她是历代许多文人骚客心中的母亲河。

  577

一般人都知道秦淮河是跟风流快活连在一起的,其实,这多少有些讽刺的意味,因为,这地方出名最初是靠着夫子庙,然后才是玩色情风月。夫子庙也不单是供孔老二,还是明清几省的举子贡院开科秋闱之地,这才是大事,因为大,所以也就齐全,为这些人配套的,文房四宝、餐饮旅店、茶社酒楼、江湖郎中并看相算卦,另外当然还得加上色,“职业性”的、“风雅性”的、是“酒色才气”一条龙的,“吃喝玩乐”及时开销。所以,很快就成了“市场”,好些人哪是来考什么科举的,来也不过是狂嫖滥赌,借着孔夫子的名,今年不中,明年又来,或索性就不走了,日日销金买欢,直到皮囊俱空,人鬼不分地落魄而归。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