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镇三兄弟

  498

三镇三兄弟,怎么样才能最终“焊”拢?不知道,只有互相盯着,你有我有全都有,但又没法绝对平均,只有协调,抹稀泥。

我一直想着这事儿,直到离开时,在一个偏僻小巷,我终于听到两个晒太阳的老太太在拉家常,其中一个掀开自己的上衣说:你瞧,我这两边的奶头,老大吃时就老咬左边这一个,老二又是那样,弄得来两边一直不对称了。另一个老太太马上十分同意地补充道:我也是,刚开始两个儿子一人吃一个,也是老三,死活只咬这一个,也弄得一大一小,怪难看的。

  499

我十分关注武汉的市民性。

在这个据说是中国最具市民性的城市里,经常会发生些奇奇怪怪的事,有一次,汉口一家宾馆里两个客人把电话打进武汉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要求三陪小姐上门服务,接警电话十分繁忙,警官遂把电话挂了。谁知,两人又连续拔了4次,派出所终于来人将两人带走了,原来他们是用外线电话拔美容美发屋的内线电话1102。

  500

这地方的好些事都“市民”得奇特。武汉市崇仁路的杨某的婚宴上,遇一带京腔的女子打听新房的地点,杨也未在意,可到晚上九时,杨某夫妇与准备“闹新房”的客人返回时,门上原本贴着的大红喜字,已被更换为一个大大的黑色“奠”字,地上还撒了些纸钱。显然,这不像是一起简单的恶作剧。

  501

市里一个拥有百万元家财的富婆,平日里有两大爱好:跳舞、打麻将。牌场上经常输上千块钱,在她看来是很平常的事,甚至朋友上馆子吃饭,一般都由她买单。但就是这样一个女人,谁会想到她竟偷盗成癖?有时是到邻居家偷,甚至陪朋友去看病,也不放过翻一遍医生的抽屉,哪怕只摸出几片创可贴也算是收获。

  502

这地方虽然和湖南一北一南紧紧连着,但气候环境和民风却相去甚远。这里的气候不仅贼冷贼热,这里的天空也总是灰突突的,这里的公共设施是最乱的,人心也是最慌的,说话像打机关枪,还杂着老式的三八大盖。

总之,这个地方市民气息浓郁,但从来没多少浪漫似的。

  503

武汉之汉―――不知是哪朝哪代的事,这太久了,久得不真实,久得都成负担了,所以,没有什么是固定不变的,是铁定需要持守的,因此大家都可不伦不类,将就就行,比如,有一次,我明明点的是昌鱼,他却给我上来一份鲤鱼,没法争辩,因为他看着你的眼神太怪了,他就是那样一副眼神,等着你闹别扭,你一闹,他也就铆上劲了。

  504

武汉不停地有人怀念着要将此地作为首都,于是,有关这地方差点成了首都的传说不止两种,就是在今日,仍有人还在不断地做着这个梦,因此,有人又在上书国务院要求改首都什么的,总之,魂是不断的。

  505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崛起,至东汉末年,武汉先后建起?月城、鲁山城、石阳城等军事城堡,因此地坐控南北,兵家必争。三国时的赤壁大战,此地为古战场的一部分,后来孙权在武昌筑夏口城,并在汉阳筑铁门关。至唐朝,牛僧儒重建江夏城,设山南东道。南宋初年,抗金名将岳飞屯兵武昌,填词《满江红》。自元世祖将湖广行省的统治中心设于武昌后,历经元、明、清至今,武汉一直为区域行政中心。

  506

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将汉口从汉阳分离,从此武昌、汉阳、汉口三镇鼎立,各自发展出了自己的功能。从商业和交通来说,汉口镇渐成“楚中第一繁盛处”,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并称为全国四大名镇。

  507

武汉人的历史记忆大致包括如下几大部分:盘龙城文化、知音文化、东湖楚文化、辛亥首义文化、租界文化和昙华林历史文化。而常说的汉派文化则包括汉派文艺(汉剧、楚剧、杂剧等)、汉派商品、汉派餐饮,汉派作家群,以及在汉著名的学术流派等等。

  508

昙华林是最值得去一趟的,位于武昌的花园山和螃蟹甲之间,是旧中国又一个集中了近代洋人和豪门各式建筑风格的街区,这里曾有热闹的教会学校、基督教崇真堂、英国伦敦会所创办的仁济医院,这里还曾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这里还能找到江夏民居纯朴的墙面和门楼,以及最具传统的堂屋,走一遍昙华林的街道,就是温习了一遍中国近代史。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