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鹘衣装回鹘马:大唐与回纥的百年好合(1)

悲惨的”童年“

大约公元前3世纪,在今天的贝加尔湖以南、土刺河以北一带,游牧着一个叫丁零的部落联合体。这个部落的人多乘高轮车,南北朝时也称高车部,这便是回纥的前身。在这个部落联合体中,有一个叫”袁纥“的部落。南北朝时,袁纥为高车六部之一,显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大部落。

北魏登国五年(公元390年)夏历三月的一天,这个刚刚站立起来的部落突然遭到了道武帝拓跋珪大军的袭击。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袁纥部损失惨重,连人带马加牛羊被掠去二十多万。顷刻间,他们失去了自己的财产、牛羊,甚至亲人,变得一无所有。

时隔十三年后的天兴六年(公元403年)十月,拓跋珪再次派两万骑兵袭击袁纥部。为了躲避强敌,寻找一丝生存的空间,袁纥部在首领带领下集体北逃。然而即使这样,他们还是遭到了北魏的追击。几经周折,他们不得不委曲求全,归降了北魏。

隋朝时,高车部分为两支,分别分布在今天蒙古国土拉河和新疆天山山脉东段,他们臣属于突厥汗国。由于骁勇强健、擅长骑射,他们逐渐成为突厥统治者手里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为突厥东征西讨,开疆扩土。即使这样,他们还是不断受到突厥的野蛮掠夺。

公元605年的一天,西突厥可汗处罗竟袭击铁勒部落高车部的另一称谓,除掠夺了他们的大量财物之外,还杀死薛延陀部的大小首领达数百人。铁勒诸部忍无可忍,叛离突厥。这些部落以回纥为首,开始在娑陵水流域游牧。

归顺大唐

在首领菩萨的领导下,回纥日益强盛起来。公元627年,东突厥颉利可汗率兵攻打回纥。菩萨率五千骑兵迎击颉利十万骑兵,竟奇迹般地以少胜多,从此一战成名,威震北方。此后,回纥与薛延陀互为依托,共同与突厥相抗衡。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回纥派使者向唐朝贡献土特产。次年,东突厥被唐朝消灭,回纥成为中国北方最为强大的少数民族之一。

回纥首领菩萨去世后,吐迷度继位。贞观二十年,薛延陀多弥可汗残暴无道,吐迷度联合另外两部,连同唐军一起北征薛延陀。经过这场战役,回纥占领了薛延陀之地。

同年八月,回纥等十一个铁勒部落遣使来唐,表示归顺大唐,请求中央派遣官吏。唐太宗大喜,亲到登州接见铁勒诸部使者。贞观二十一年正月,唐朝在十三个铁勒部落中设置羁縻府州,第一个就是以回纥部为瀚海都督府,任命吐迷度为怀化大将军兼瀚海都督。四月,唐在故单于台设燕然都护府,统辖瀚海等六个都督府和皋兰等七州。

公元651年,平定阿史那贺鲁战役打响,回纥首领婆闰率领五万骑兵配合唐军作战。六年后,唐朝大将苏定方再征贺鲁。这年冬天,婆闰再率回纥军随唐军追击贺鲁至石国,石国人将贺鲁捕获交给唐军。因在平定贺鲁之乱中战功卓著,婆闰升任右卫大将军。

回纥兴起的前三十多年间,一直与唐保持着密切的友好关系。通过与唐朝交好,回纥获得了强大的外援,为其迅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通过与回纥的交往,唐朝同样获益匪浅。

应该说,唐与回纥两家的交好互为双方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支持。然而,这种友好在公元661年出现了一段短暂的倒退,也由此引出了一场史上著名的战役——薛仁贵征西。

”将军三箭定天山“

这一年,回纥首领婆闰死后,比粟继位。与他的几位前任相比,这位新首领的政治眼光和韬略实在差强人意。刚一上台,他就彻底抛弃了祖辈经营多年、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与唐朝的友好关系,公然与唐朝为敌。当年十月,他就与同罗、仆固两部一起侵扰唐朝边境。

为了安定边境,唐高宗不得不派郑仁泰为主将,薛仁贵为副将,领兵赴天山讨伐回纥。临行之前,唐高宗特意在内殿设宴,款待各位高级将领。

席间,唐高宗看着诸位将领,带着试探性的口气对薛仁贵说:”古代擅长射箭的人可以一箭射穿七层铠甲,爱卿用一支箭射五层铠甲如何?“薛仁贵当即应命,拈弓搭箭,箭穿五甲而过。唐高宗大喜,随即命令手下取一套坚韧无比的铠甲赏赐给薛仁贵,以示鼓励。

在今天蒙古国境内有座杭爱山,在唐朝时此山名叫天山。公元662年夏历二月,当郑仁泰和薛仁贵带着唐军来到这里时,回纥已经聚集了十多万部众,并且占据了有利地形。

刚一交战,回纥即派十余员大将前来挑战。薛仁贵来到阵前,摘下硬弓,连发三箭,回纥有三员大将应声落马。其余回纥诸将见薛仁贵如此神勇,全都心生敬畏,纷纷下马请降。回纥军立时阵脚大乱,回纥大败,十三万将兵全部做了俘虏,首领逃亡。薛仁贵乘胜追击,越过碛北,生擒回纥首领。从此,回纥不再反叛,边境安定。

战后,军中流传一首歌谣:”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有史以来,打仗就意味着流血牺牲,这本是件艰苦、残忍的事情,可这次将士们能唱着歌回家,从中可以看出,薛仁贵这仗打得有多漂亮。

不过,战争毕竟是要留下创伤的,而在战争中最无辜的是当地的百姓。战后,唐朝派铁勒契苾部人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铁勒部安抚使,深入铁勒安抚,铁勒诸部逐渐安定下来。公元663年,唐迁燕然都护府于回纥本部,改名瀚海都护府,统辖漠北各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