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9·11”,看美国怎样把灾难变成教科书(1)

警钟长鸣“9·11”

刚到8月下旬,就开始回顾和反思“9·11”,这已经成了美国媒体的例牌。每当此时,打开美国电视,翻开美国报纸,立即可以感觉到世贸大厦轰然倒下的冲击波阵阵袭来。当然这和本·拉登仍逍遥法外、美国至今在伊拉克泥足深陷以及民众心头的巨大创伤尚未愈合有关。可是,如果深度观察,不难发现,美国人对“9·11”的反思每年都花样翻新、高潮迭起,而反思的主题也不再仅仅围绕反恐和国土安全。

记得2004年8月的一天,我刚打开电视机,就看到一位眼圈红红的女士坐在演播室里,她是“9·11”遇难者家属。她正对着电视镜头,回忆三年前自己的那段惨痛经历。“你当时有什么感受?”老练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打断她的话头,发现她没有反应过来,又连珠炮似的追问:“你当时想到什么?你恨恐怖主义吗?你怪政府保护不力吗?你支持白宫立即采取军事行动吗?”总之,一句话,你当时最想要的是什么?

那位女士在脸上抹了一把泪水,抬起头,想了想,镇静地说:“一个

肩膀……”

这就是那个女士的答案,和反恐与国土安全关系不大。可让我想不到的是,第二天、第三天以及接下来的好几天,“一个肩膀”的话题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开始发酵,先后上了好几家电视台的评论节目,报纸也刊登越来越多的专题报道和分析。“一个肩膀”成了那年反思“9·11”的众多话题中的一个。

原来那个家属的话被敏感的记者抓住了。是的,当那场空前的灾难发生,有三千多人被掩埋在废墟里,恐怖分子仍逍遥法外,有谁会去关注一个受难家属当时最想要的是“一个肩膀”?陆续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家属超过万人,在慌乱和匆忙中被安排在仓库和工棚中。他们不知道亲人是否还活着,也不知道死了的亲人的尸骨是否可以找到。他们悲痛欲绝,面对的却是荷枪实弹的军警,以及和他们一样悲伤的家属们——也难怪,那位遗孀当时最想要的是一个可以听她诉说、可以分担她的悲伤、可以让她轻轻靠一下的肩膀……

“一个肩膀”的话题就这样引领了一批观众朝一个未知的领域挺进。先是有越来越多的“9·11”受难者家属也站出来诉说当时顿失亲人的孤独和痛苦的感受;随后就有民众纷纷加入讨论,表示理解和同情;接着是志愿者团体、非政府组织出来,检讨他们缺乏安慰这么多断肠人的经历和经验;电视台还请来了重量级的心理学家,据他们分析,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找不到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无疑会对受难者家属造成无法弥补的心理伤害。最后自然也少不了有关政府部门,他们不得不站出来承认在“9·11”善后工作中的这一疏忽和失职,承诺要更多地依赖非政府组织和各种志愿者团体,当类似这种大规模的灾难发生时,要确保及时地让每一个受难者家属都得到适当的照顾和心理咨询,让每一个痛不欲生的死难者的亲人都能够有“一个肩膀”依靠。

2004年美国媒体对“9·11”的反思虽仍然集中在反恐和国土安全上,但像上面这种平民话题的热点讨论,出现了不下数十个。这些反思与“9·11”永远的主题——反恐和国土安全——相去甚远,却让人感觉离民众很近。不排除今后美国还会发生类似“9·11”的灾难,但我相信,到时一定会有“一个肩膀”在那里等着每一个受难者家属。

媒体是追问灾难的排头兵

今年(2007年)是“9·11”六周年,从8月底开始,美国媒体又把焦点慢慢转移到“9·11”上来。反恐和国土安全依然是主流,只是今年和布什、本·拉登以及伊拉克一起被推到聚光灯下的还有美国中央情报局前任局长特内特。两年前业已完成的那份对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调查报告部分内容曝光,显示中央情报局当天一早就获得本·拉登和恐怖分子将袭击美国本土的相关情报,但却迟迟没有采取措施。中央情报局是否存在忽视重要情报最终造成“9·11”等严重失职行为,已成为今年媒体追逐的新焦点。

我打开香港电视,看到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节目正播放“9·11”专题。一场规模巨大的葬礼正在进行,这是为在“9·11”中遇难的救火队员举行的最后一个葬礼,场面凝重,让人仿佛回到浓烟弥漫的“9·11”现场。葬礼场面在电视上出现的时间很短,接着就换上了播音员。播音员说,有两位消防队员的家属已经对建筑商以及负责消防设备的单位提出控告,理由是,她们的丈夫是因为大楼的消防设备出现故障导致窒息而死的。

看来CBS对此事极为重视。播音员一副拉开架势的样子,又找专家咨询,又找律师访谈,很显然,殉职的消防队员家属控告有关单位,这事肯定也会成为今年反思“9·11”众多议题中的一个大热门。

“9·11”过去六年了,美国媒体还是不愿意放过“9·11”。各色人物和团体都要陆续亮相,你方唱罢我登场,每个人都成了受害者,每个人都要说话。而很多议题已经离开了反恐和国土安全,从“一个肩膀”到消防器材的质量,已经深入到了方方面面。

这也难怪,“9·11”这样的灾难毕竟百年难逢一次。如果这个时候,把长期存在却难以消除的弊端或者隐患挖掘出来,呈现给国人,自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国媒体对“9·11”的持续反思就给我这样一个印象。这么一来,“9·11”倒好像不是巨大的灾难,反而成了金山银山,每个美国公民、每个民间机构和组织,以及各大媒体都要趁机“捞”一把,不断挖掘、开采,不把“9·11”的剩余价值榨干不肯罢休。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