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留人――张旭《山中留客》(2)

但这样的原因,在张旭眼里根本不值一提。诗人是天塌下来也会揽入怀的人物。他的朋友,若是没些许气魄胆色,是不值得诗人出言挽留的。

景色需在历经艰苦之后,才能焕发出别样的精彩。如果都像“熏衣、剃面、傅粉、施朱”的纨绔子弟那样,生命力萎靡到极点,连见到马喷气和跳跃都骇去半条人命,惊呼“此该为虎”的话,又怎能真正行走在自然之间?又怎么配得上眼前这无尽春晖呢?张旭对生命的积极,足以感染身边的友人。对于这点,诗人从不怀疑。

诗的最后两句,张旭依然是散淡的笔法,却写得美不胜收。青山高耸入云,若能成功登顶,身边必然有白云萦绕。云儿如丝,如绸,如林,如海。白云深处,有着年过八百的神仙……这个时候,还会有人去计较衣裳被闲云吻湿吗?怎么样?要一起去看看吗?

其实张旭在这里是隐藏着一个小小的激将法的。友人想离去,正是怕下雨湿衣。但是,风雨所在的地方,不止于山林。人生处处有风雨,一味的惧怕躲避岂是大丈夫所为,既然风雨湿衣不可避免,何不主动去迎接风雨呢?而且挺身入云深处,饱览奇峻风光,纵然是衣襟尽湿,又何足道哉!

是的,与张旭游山,雪崩于眼前,都是可以当棉被盖的,仅是留驻,又何足挂齿。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