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响――崔颢《黄鹤楼》(3)

一个“愁”字放到最后,并没有实指。这时崔颢的黯然神伤,已经不是任何一个确切的事情所能引起的了,世间的一切都是悲伤的理由。那浩渺烟波中的片片白帆,那俯仰冲刺的江上鸥燕,甚至远处云端上的日光点点,都让崔颢悲从心来,不能自已。

崔颢这首诗,不管是从艺术角度,还是气韵角度,均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仅凭丹田之气,就横扫让庸才们唯唯诺诺的迂腐羁绊,给律诗的规则以崭新的生命。这种近乎凌驾仙人之上,收放自如的气度,在中国漫长的诗歌史上,也只能在唐朝得以见到。甚至连诗仙李白也叹为观止。

李白曾模仿崔颢作了首《鹦鹉洲》:“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事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较之《黄鹤楼》,诗仙在此摔了个大跟头,颇有东施效颦之感。怪不得《唐才子传》中说,李白登上黄鹤楼刚想赋诗遣怀时,忽然看见崔颢的题诗,不禁长叹曰:“眼前有景提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能挣得这样的佳话,黄鹤楼名冠三大名楼之首,也确实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