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个馅饼

文/乔叶

几年前的一个秋天,我去西部采风。在高昌故城外,等着导游买票的工夫——“阿姨!”突然有人拽我的衣襟。回头,我看见一个维族小姑娘——高高的鼻子,长长的睫毛,黄色的纱裙外罩着一件玫红色的小坎儿,头戴镶着珠片的黑色小帽。她手里正拎着一串铃铛做的饰物。噢,她是向我兜售东西来了。我对她摇摇手。

“阿姨。”“什么事?”我只好搭腔。“你是第一次来这里吧?”她的普通话很生硬。“是。”“喜欢吗?”“喜欢。”“你是老师吧?”“我当过老师。”我有点儿惊诧。我有过四年乡村教书的经历,可她怎么能看出来?

“你一看就像老师,像好人。”她甜甜的小嘴很是招人喜欢。

“你很漂亮。”她还粘着我,我有些着急了。心想干脆买一个,省得浪费大家的时间。

“你的东西怎么卖?”我问。她迅速解下一个,递给我,“送给你。”“多少钱?”“不要钱。”“什么?”“不要钱。”

开什么玩笑?在旅游区卖东西不要钱,送得过来吗?她拦住我,态度很认真,“真的不要钱。”

“那我也不要。”我也很干脆地说。

导游已经在招呼大家了。我赶忙朝她挥挥手,坐上花枝招展的毛驴车……玩了两个多小时,我又看见了那个小姑娘——她就在景点出口处站着呢!看到我,她立马就跟了上来。

“毛驴车没颠着你吧?”“没有,谢谢。”“给你。”她又来了。

我仍然没要——当然不能要。沿着周围的小摊走了一圈,我了解到这种铃铛的价格,于是,当她再次递给我的时候,我把五元钱递给她。

“不要钱,不要钱。”她着急地说,“送你的,送你的。”“为什么?”“因为你是老师,好人。”

我不由得笑了起来,但古今中外都有智者教育我们:天上不会掉馅饼。所以,我不相信这个五元钱的馅饼。

“你不要怕。我真的不要钱。真的。”她耐心地劝说着我,“我经常送东西给我喜欢的客人。今天选的就是你。”怕?我还怕你个小丫头不成?我接过那个铃铛。

“好。我收下了。”我打定主意,等上车之后把钱从车密递给她。

我上了车,她就站在车窗外。车开动了,我突然握住她脏兮兮的小手,把钱也握过去。

“不要!老师!不要!老师!”她举着钱喊,跟着我们的车跑起来。

车轮喷吐出的灰尘沾满了她的小脸,很快把她的泪痕遮盖起来。我承认,在看到她泪水的那一刻我就开始后悔了。司机停下了车,我走过去接过她手里的钱,她笑了。

“你告诉我都喜欢些什么?我会给你寄礼物的。”我说。她找了一个烟盒,在背面写上了她的地址:新疆吐鲁番市某乡某村哈提雅(收),并郑重地在“收”字两旁画上重重的括号。

从新疆回来,我买了一些童话书和文具打成包裹,寄给了哈提雅。

一个月之后,我收到了一大包葡萄干,还有哈提雅的一封信——

“阿姨,谢谢你的礼物。我很高兴。我就知道你是个好人。我送了28个铃铛,你是第一个寄礼物给我的人。你知道吗?你长得真的很像我的汉族老师,她曾是我们的志愿者老师……”

读着信,我忽然明白了她为什么一定要送我礼物,为什么要把老师当作鉴定好人的标准,为什么耍在窗外哭着喊“不要!老师!”

记忆关键词

感恩 善良 尊重

功夫点评

首先,在文章的开头,作者对小女孩进行了肖像描写:高高的鼻子,长长的睫毛……使读者对小女孩有了初步的印象;其次,通过小女孩的行为——送饰品给“我”,制造了一个悬念:为什么小女孩要白送东西给“我”?最后,在小女孩的信中,作者揭开了谜底:原来,因为“我”长得像小女孩的汉语老师,在小女孩眼中,老师都是好人。至此,对小女孩形象的刻画已经完成。一个心地善良、知恩图报的维族小女孩鲜活的形象便树立在读者心中。

思路拓展

信任可贵:信任是人与人沟通的必要条件,人生之幸,莫过于被人信任;人生之憾,莫过于失信别人,“信任”会让生活更美满、幸福。有时,缺乏信任意味着缺少沟通。真诚的沟通就像一座坚固的桥梁,它能连接两颗陌生的心灵,让信任的种子在彼此的心底生根发芽。

侥幸心理:天上不会掉馅饼。侥幸心理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一种主观臆想。它是妄图通过偶然的原因去取得成功或避免灾害,成了许许多多失败、丑陋、悲惨生活的罪魁祸首。侥幸心理是成功的天敌。因为机会只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凭空臆断,不付出实际行动的人,只能与其失之交臂。

名言链接

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 泰戈尔

感谢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恶习中最不好的。——英国谚语 

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康德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