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行动(2)

当天晚上11 点30 分,罗斯福要通过广播向美国退伍军人协会发表简短的讲话。当时他肯定是以同样的思维模式来思考讲话内容的。这是他就任总统后的首次电台讲话,此时离他正式上任还不到36 小时。有份作者不详的草稿暗示:他的权力是无限的,甚至可以设立私人军队,乃至独揽大权,而且处于危难中的整个国家都会同意他这么做。那份稿子这样写道:“在当前困难重重的情况下,我将保留随时调遣你们的权利。”虽然这就像是在重复墨索里尼的演讲,但同时也是历史上每位面临全国危机的领导人几乎都会说的话。最终,罗斯福拒绝了独裁建议,只是作了一次极易被忘记的常规性讲话。他用5段话向老兵们简要概括了一天前的就职演讲。他保持了紧迫感,但又很轻松;他很爱国,但绝不违法;他会行动,但绝不会威胁他人。

幸运的是,大多数州都关闭了地方银行,危机的蔓延由此得到了遏制。但坏消息是,尽管局势暂时得到了控制,而且联邦银行的假期也即将到来,但是这一切只能给金融体系带来几天的喘息时间,之后应该怎么办?谁也不知道。

就职当天晚上,罗斯福希望得到些关于进一步行动的建议。因此,在3月5日(也就是他乘车轧过草坪的那天)早上10 点,他召集了十几位美国金融界的精英代表来到位于白宫对面的财政部开会,其中包括著名银行家、国会委员会主席、美联储委员会成员以及两届政府的财政部高级官员。和昨天唯一不同的是,即将上任的财政部长伍丁和他的前任奥格登?米尔斯互换了座位。

新旧两届政府开始了一次空前怪异的合作,却没为后世留下任何资料。日后胡佛的成员班子极乐于妖魔化罗斯福政府的一切,而研究新政的历史学家则更注重于“百日新政”后期的光荣,而且两届政府的财长都没有留下回忆录。

阿道夫?伯利的笔记记录了当时美国政府高层的混乱状态。银行家们几近恐慌,8 个月前,来自芝加哥的梅尔文?特雷勒曾被迫站在自家银行门前的大理石雕像座上,高声呼吁疯狂提款的储户们保持冷静。经济危机的打击甚至使他不得不将总统提名忍痛割爱。现在特雷勒建议政府根据国家宪法全面重组银行体系。他说:“外人眼中的银行业界已经臭气熏天了,我可不想成为其中一分子。”参议员卡特?格拉斯问他:“你想彻底摧毁国家银行体系吗?”特雷勒回答道:“没错。”

但政府还有其他燃眉之急,罗斯福召集的精英们意识到,政府3 月15 日就要支付部分账单;在银行歇业的情况下,这无异于天方夜谭。雷蒙德??米尔斯令人信服地反驳道,民众根本没能力拿出政府所需的5 000 万美元(实际价值低于现在的5 000 万美元)。财政部副部长,也是罗斯福在哈佛的老对手阿瑟?巴伦坦则表示:“如果支付失败,这笔账将毁掉政府”。那天早上,一位名叫韦恩?温的银行家半开玩笑地说:“我们做点儿什么吧。”阿道夫?伯利的笔记上是这么写的:“同意(没用,天啊!)”。

下午的商讨是在更加权威的基调上开始的,美联储委员会成员阿道夫?米勒提议了一项法案,将“使总统集政府所有权力于一身”。他认为:“这是一场战争,别拘泥于小节。要想出一整套立法计划根本就不可能。”对此尤金?迈耶表示同意,伍丁则称这主意其实早就已经付诸实施了。第二天,48 个州的州长都到了华盛顿;伍丁私下告诉他们,他们将组建一个委员会以实现总统实现战时权力的想法。

此次会议毫无结果,但其用意并不在于结果。伍丁曾是纽约联储管理委员会成员,因此很熟悉美联储委员会的成员;而且,他也通过自己的铁路公司认识了许多银行家。接下来的几天,伍丁邀请了数位美联储委员会成员和银行家到自己居住的卡尔登酒店公寓。这位业余音乐家在吉他的伴奏下唱着歌,卖力地让每个人都融入轻快的气氛中。伍丁举止谦恭、气质迷人,而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在处理危机时的权威性。罗斯福和伍丁将银行家召集到华盛顿的决定确实是招妙棋。离开了愁云惨淡的氛围,银行家们的精神状态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随后几天召开的数次“该死的重要会议”大多都徒劳无功,但这些会议确实有助于提升整个金融体系的凝聚力。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这些会议也反映了罗斯福的偏好:即使一无所获,至少也要给人以正在努力的印象。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