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玛拉·卡莱斯以前曾是一位成功的独立制片人,制作高品位的商业广告。她的拍摄日程常常在几个月前就被排得满满的,还曾经在全美各地摄制过许多大型的节目。
90年代初,在美国独立制片界流行起了一股制作儿童音像作品的浪潮。特玛拉的父亲是建筑商,在辛辛那提有家建筑公司,他建议特玛拉应该拍一个有关建筑工的儿童录像片。特玛拉虽然很不以为然,因为这与她十几年来一直从事的广告制作很不相同,但她还是照着去做了。特玛拉制作了一个30分钟的儿童短片,片名叫做《长大后你想做什么――重机械操作者》。录像片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全国各家报纸都纷纷地宣传介绍。特玛拉紧接着又拍摄了一些相关题材的系列片,如《铁路工人》,《动物驯养员》等。但是特玛拉很快就发现,想要发行销售个人制作的音像制品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整个市场全都被几家大公司控制着。她还发现,其实有很多很好的儿童音像制品,但是由于独立制片人们找不到有效的发行途径,以至广大的消费者对他们的作品一无所知。特玛拉于是成立了她的“大孩子音像制品公司”,主要发行销售那些由独立制片人制作的优秀的儿童音像作品。
特玛拉从制片人一下子变成了发行商,竞争对手是像迪斯尼、时代华纳那样的大公司。特玛拉的发行商的梦想虽然远大,但是她并没有大招大揽,而是先从小规模一点一点地做起。开始的时候,特玛拉只发行销售九部精选出来的儿童录像片,把设计得生动有趣的宣传手册邮寄给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批发商和零售店。但是寄出去的宣传材料就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信。没有人来联系订货,甚至连个询问电话也没人打来。有时屋子里寂静得实在让特玛拉受不了了,她就只好给自己打电话解解闷。特玛拉说令人好笑的是,虽然明明知道是自己打来的电话,可听到电话铃响还常会不由自主地激动一番,幻想着是有人打电话来洽谈业务。
特玛拉当然不甘心仅仅坐在那里等待,开始打电话过去进一步联系,但得到的往往是“没意思”、“不感兴趣”一类的答复。就这样经过很多很多个月的分发宣传小册子、打追询电话和苦苦地等待,特玛拉开始逐步地对全国儿童音像制品的发行销售网有了了解,渐渐地与批发商建立起了合作关系,并一点一点地扩大零售商的业务联系名单。从1995年至今,特玛拉发行的商品从9部儿童录像发展到250多个儿童音像节目、软件和游戏,小小的宣传册也被长达44页的商品目录取而代之,年销售额从第一年的4?5万元增加到上百万美元。
特玛拉的推销方法主要包括一年两次给客户发送商品目录,向客户全面细致地介绍自己推荐发行的儿童音像制品。很快,她还给公司建立起了网站,在互联网上宣传销售自己的商品。特玛拉认为邮寄商品目录和网上宣传销售相辅相成、各有优点。商品目录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批发商、零售店、学校、图书馆等订货量较大的客户,而网上售货则可以捕捉到个人和家庭等零散顾客。除此以外,不少人都觉得通过商品目录能更好地了解比较音像制品的内容、形式和特点,而在网上订购则要灵活方便一些。
特玛拉的宣传策略主要是利用新闻报导和媒体评论。她想,一定要想办法让父母和学校了解自己所推出的音像制品,要让他们知道除了大公司制作销售的儿童节目外,市场上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儿童作品。可是,她不像大公司那样拥有一个强大的公关部门,也不能像大公司那样花重金进行广告宣传。于是她就把自己挑选出来准备发行的儿童音像制品寄给父母杂志、出版周刊、学校期刊等报刊杂志。幸好有不少的编辑都非常支持特玛拉丰富活跃儿童音像市场的做法,写评论文章宣传介绍她所发行的儿童节目。新闻媒体可以说是特玛拉最有效的、最能吸引顾客注意力的宣传工具。当父母们在报纸杂志上读到,或是在广播电视里听到有关介绍后,特玛拉就会接到打来的上百个咨询电话,同时还会有上千人参观公司的网站。
特玛拉还开动脑筋想出了许多促销手段。一次,特玛拉偶然听到某家公司推出的向每位参观公司网站并愿意收到产品介绍手册的顾客赠送一盘CD的促销活动,深受启发,认为这种做法很值得效仿。因为特玛拉的公司完全拥有一些儿童音像制品,赠送这些产品对公司来说成本实际上是非常小的。于是特玛拉立即推出了向每一位购买公司商品的顾客免费赠送一盘儿童录像节目的促销活动,效果果然不错,大家为了获得赠品争相订货。
从此以后公司不定期地推出类似的促销活动,时间从1个月到6~8周不等,赠送的物品也不断更换,而且通常都是比较受欢迎的节目作品。这样不仅能促使人们订购公司的商品,还能使人不断地来参观公司的网站,看是不是又有新的赠送品推出,谁不喜欢又好又不要钱的东西呢?特玛拉知道,孩子的父母通常都很愿意为自己的孩子订购音像制品、电脑软件和电子游戏等物品,但却往往舍不得花钱付运费,于是特马拉就推出了购买三个以上物品免费送货的服务。一方面,如果顾客一下购买三样东西,公司所得利润通常能够承受其运费。另一方面,免费送货服务刺激顾客购买三个以上的物品,也就能提高顾客再来订货的可能性――假如某位母亲只买了一盘录像,她的孩子喜欢上那节目的可能性就较小,但如果她同时买了三盘录像,她的孩子就很可能喜欢上其中的某个节目,她也就很可能会回来再买类似的音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