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中世纪末期,人们才开始真正把狼人作为一个严肃的问题来看待。可由于狼人的故事往往过于残忍,而且远远超出人们的想像,所以在很多情况下,人们都不愿意详细讨论这个问题,或者他们根本就不愿意相信这样的事情真正存在。
在本章当中,我将主要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为什么有的时候人会被看成是狼人?
很自然,每个人都有跟其他食肉动物共同的地方,这虽然令人震惊,但却是一个毋庸质疑的事实,我们都有一种想要摧毁生命的欲望。
很多人喜欢看到其他生物遭受折磨的样子,这会让他们感到一种莫名的喜悦。我们都见过这样的情景:一群孩子围在一起,兴致勃勃地观看猎人们射杀猎物的整个过程。还有人喜欢跑到屠宰场里,眼睁睁地看着屠夫们割断牛羊的脖子,看着它们的心脏被血淋淋地掏出来,这会让他们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满足。
但另一方面,对于不同的人来说,这一爱好所表现的程度是不同的。有些人只是对其他生物的遭遇无动于衷;而另一些人却喜欢看到别人遭受折磨;还有一些人则嗜血成命,对折磨他人有一种无可抵御的冲动。
还有一点非常奇怪,这种爱好的分布非常广泛,它不分种族、宗教、伦理观念,无论孩子还是成年人,无论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还是文盲,无论乡下的粗人还是豪门淑女,他们内心似乎都可能存在着这样一种冲动,只不过有些人的这种冲动比较明显,且难以遏制,而有些人则比较容易控制自己罢了。
猎人和渔夫就是两个典型的代表。想想看,当猎人打猎或渔夫钓鱼的时候,他们难道真的只是为了果腹吗?事实上,很多猎人打到猎物后根本不会感到兴奋,他们只是喜欢摧毁生命的过程,这是一种发自本能的冲动,它一直隐藏在猎人的内心深处。如果他杀死一只麋鹿的话,他根本不会去体会麋鹿的痛苦,而只会站在一旁,饶有兴趣地欣赏麋鹿在痛苦中挣扎的过程。小孩子们也是如此,他们经常会扑捉那些飞过自己身边的蝴蝶,然后把它们抓到手里,活活捏死。
很多父母都知道孩子天生有一种残忍的冲动,而消灭这种冲动的唯一途径就是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消灭生命就像吃奶一样自然。如果不是父母反复教导他们“不要随便伤害小动物”的话,他们很可能永远无法抑制自己的残暴本能。而另一方面,教育所起到的作用只是暂时抑制孩子心灵深处的残暴本能,一旦时机适当或者说他们自己放松了自制,这种本能仍然会爆发出来。
正如我在前面谈到过的那样,对于不同的人来说,这种本能爆发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有些人只是想看看别人受罪的样子。他们可能会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去伤害别人,有时甚至是犯罪。穷孩子杜莫罗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至少杀害了六个女孩子,而且还有很多次谋杀未遂。根据他自己的说法,他并没有从杀害这些女孩子的过程中得到任何满足。事实上,看到这些女孩子慢慢死去的时候,他根本没有任何感觉。有的时候,他杀人的目的可能只是因为别人穿了一件比较漂亮的衣服罢了。
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除了对别人的痛苦感到无动于衷以外,他们还有一种喜欢看人受罪的畸形欲望。
安德里斯·比歇尔就是这么一个人。据说他经常诱骗年轻的女士到自己家里,谎称自己家里有一面魔镜,能够帮助女士们找到自己未来的意中人。一旦把她们骗到家里之后,安德里斯就会把她们反绑起来,一拳把她们打昏。然后他就会用匕首刺死她们,扒光她们的衣服,并将这些衣服据为己有。刚开始的时候,他只是杀害那些穿着漂亮衣服的女孩。可慢慢地,由于杀人的欲望在他心里变得越来越强烈,他开始攻击那些衣衫褴褛的穷孩子。对他来说,这个世界再没有比解剖猎物更有趣的事情了,他经常会把猎物身上的肉一片片割下来,然后掏出她们的内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