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谁来决定证券市场的定价权(2)

因此,一方面我们应该接受、借鉴国际化的投资理念,另一方面也不能完全丧失自我,而应该寻求国际化投资理念与本土实际情况的有机结合。要破除因为国内的投资主体失去“定价权”而带来丧失标准的估值风险,主要靠三个主体发挥作用:

一、政府应该进行合理的引导和调节

估值风险首先是因为某些政策传闻产生的,比如蓝筹企业在香港、内地同时上市的计划,又比如QDII计划等等。上述政策传闻必将进一步放大中国证券市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金融风险。

其次,商品的定价本身最直接的决定因素还是供求关系。虽然保险资金、企业年金入市、商业银行开办基金公司进行理财,让居民银行存款入市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补充证券市场的资金,但是整体而言,根本不足以弥补国有控股企业资金从证券市场的逐步撤退、个人投资者因为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质量太差而被迫转向银行存款等负面因素。况且在2004年上半年证券市场短暂的行情活跃过程中,我们的融资额也创了近几年的新高,直接导致证券市场投资功能的丧失。

因此估值水平的迷失不仅直接因为相关政策传闻引起,而且同政府所能调节的证券市场整体供求结构直接相关。所以解决当前市场估值危机,一方面要求政府慎推接轨政策,另一方面必须通过引进新的资金来平衡、改善当前证券市场的供求格局。比如,从对等的角度讲,国有企业和商业银行资金如果禁止进入股市,那么理论上也应该禁止其从股市上融资------或者同一个主体的投融资两个方面都放开,或者都禁止。另外,政府要从政策对上市公司进行优胜劣汰,逐步把不合格的上市公司淘汰出局,恢复证券市场的投资功能。

二、培植基金等多种中国机构成为证券市场定价权的主导力量

中国的证券投资基金所掌握的资金总量已经超过证券市场流通市值的1/4,成为主流投资理念的实践者和引导者,今后这一力量还会进一步壮大。因此基金行业是本土定价权的主导力量,担当着重任,基金行业必须从前期模糊的价值投资、国际化投资理念中走出来:倡导以成长性投资和价值投资为主的多元化投资理念;倡导国际化投资理念和本土实际情况的有机结合;持续发掘、培育独特的中国概念以及在全球化进程中体现国家比较优势的上市公司,引导全球投资者认识中国企业的投资价值。但是仅有基金公司一家机构是错误的,必须培植更多体制类型的证券投资机构,如:民间资本、保险、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大财团等多种机构进行博弈,才能完善中国证券市场的定价权。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