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面授机缘(1)

天津教案件发生后,英、美、法等七国,联衔向清总理衙门提出抗议,并从各国调集大批军舰于天津、烟台一带,法国水师提督伯理甚至扬言要将天津化为焦土。大清国上下顿时慌作一团。

朝廷十日三旨下到保定,调派大学士直隶总督曾国藩驰赴天津会同崇厚办理此案。曾国藩不敢怠慢,火速赶往天津,到后见大军压境,洋舰云集,担心中法两国开战,希望尽早了结此案,便严厉处置了闹事者,将其中的十八人充军流放,并赔偿法国四十六万两白银。

曾国藩的举动,不仅遭到国人的声讨,法国人也不领情,在内骂外讨声中,他身心疲惫,旧病复发,不得不向朝廷提出请假养病的要求,请朝廷另调大臣续办此案。

慈禧太后紧急把恭亲王传进宫来商量此事。叔嫂二人经过一番周密的论证,话题渐渐集中到正在陕西督办军务的李鸿章身上。

慈禧太后说:“曾国藩这次替咱们挨了一顿骂,看样子,他在直隶是不能再待下去了。”

恭亲王感叹道:“太后说得是,曾国藩这几年是累坏了,他是该歇一歇了。”

慈禧太后又道:“直隶非同寻常,地处京师,畿辅要区,干系重大,非一般督抚可比,一定要挑一个可靠又肯任事的人才可以。你看谁行啊?李鸿章怎么样啊?我记得他刚到上海不久,就赶上白齐文闹饷的事。他不仅顶着洋人的压力办了,还办得不错,洋人都挺服他。我看这直督啊,就放他吧。让他接办天津教案,也替曾国藩分担一些毁谤。何况,洋兵云集天津,我们也要有所防范。”

恭亲王答:“太后所言极是,臣下去后就让军机处紧急给李鸿章拟旨,让他带兵北援京津,以防洋人有变。”

慈禧太后想了想道:“湖广总督就放李瀚章吧。人老实厚道,又跟了曾国藩多年,你让军机处拟旨吧。”

恭亲王刚从宫里下来,江宁又递进来一份八百里快骑专折。

慈禧太后看后大惊,忙又着人把恭亲王二次传进来,她把折子递给恭亲王道:“真是怪事,马新贻好好的,怎么就被人给刺死了呢?看样子,这曾国藩还不能歇着,这两江啊,还得他去。这马新贻一案也来得蹊跷,先让张之万到江宁去查办此案。事关总督被刺,不能草率呀!”

派曾国藩回任两江总督、李鸿章调补直隶总督的圣旨,火速由京师递出。李鸿章此时刚刚抵达西安七日,尚未与陕甘总督左宗棠会面。圣旨命李鸿章快速率军起程,不准延误,先行赴津办案。

李鸿章接旨后,长出一口大气,他一面传令随行各营连夜拔寨回援京津,一面奏请调派江苏巡抚丁日昌赴津会办津案。

接旨不过两日,李鸿章只给左宗棠留了一封告别函便离开西安,行动极其迅速。赴津途中,李鸿章在给杨礼南的信中这样写道:“中国不亟图强兵经武,徒纷纷遇事张皇,事后苟且粉饰,必至失国而后已,可为寒心。”

这一年六月,曾国藩、李鸿章这对师徒,终于在洋舰云集的天津会面了。望着憔悴不堪倒在床上的曾国藩,李鸿章泪如泉涌,双膝跪倒在恩师的床榻前,哽咽着说道:“恩师,门生来晚了,让您老受累了!”

曾国藩伸出颤抖的右手,指着旁边的一把椅子说道:“少荃,你总算来了!你起来坐下,老夫要跟你讲几句话。”

李鸿章忍悲爬起身来,搬过椅子坐在床前,说道:“恩师,您老先歇口气,慢慢说。门生来前,已托雨生在上海请了两名洋医生,估计这几日就能到。”

曾国藩点了点头,缓缓说道:“少荃哪,津案事起仓促,至今想来犹在梦中。天津风气刚劲,人多好义,加之地方官与法领事丰大业均处置不当,以致一哄而起,伤及英、美、俄诸国多人。列强专讲战争,一言不合,便动刀枪。道光庚子以来,莫不如此。眼下和局来之不易,正可发愤图强,万莫逞一时之勇,妄开衅端。

“你来之前,老夫已奏明圣上,将天津道、府、县各官革职交刑部问罪。法国公使罗淑亚得知情况,已同老夫闹过三次,定要拿道、府、县各官抵命。老夫已断然回绝于他,万难允从。洋人诡谲成性,得寸进尺;遇事专论强弱,不论是非,兵力愈多,挟制愈甚。此次津门诡谲之变,若我国无备,洋势则焰张,若有备,和议或稍议定。少荃哪,你来之前,老夫已暗调湘军张秋全队九千人,赶赴沧州一带驻防,以防不测。你是否也有兵力布置?讲讲看。”

李鸿章答:“恩师所论极是,也与门生暗合。门生接旨的当日,即令张树声、潘鼎新各营向直隶推进,又令丁日昌率江苏境内湘、淮各路兵勇乘船而来。此非为战,实为让洋人看,希望和议成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