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凭什么是大师(1)

--孔庆东解读鲁迅、老舍、金庸的人文精神

人文素养,这是个非常好的概念。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有一场关于人文精神是否失落的讨论,我们认识到了要增加“人文”,但是怎么增加呢?鲁迅、老舍、金庸他们都是有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人,那么他们的人文素养是由什么构成的?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他们为什么就可以成为大师呢?

热爱吃喝拉撒睡

第一个重要的东西我觉得就是“热爱生活”。这是我在研究、阅读许多大师后得出的一种结论。

“热爱生活”就是要落实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对吃喝拉撒睡都要感兴趣,你才能热爱得起来。我热爱生活,就是喜欢吃饭,喜欢睡觉,喜欢玩。我上中学的时候,我妹妹很挑食,她看见我吃饭很奇怪,就问:“哥,你怎么这么喜欢吃饭?馒头也吃,米饭也吃,你怎么这么爱吃饭啊?”我说,吃饭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你想,这个饭啊它也是生命,原来不是动物就是植物,它本来是长在那里的一棵翠绿的东西,或者一个活蹦乱跳的东西,结果我去把它杀害了,烹熟了,呼噜呼噜把它吃下去变成了我的一部分,也就是我的生命占有了它的生命!我如何不乐呢?生命的基本快乐就在于占有别人的生命,它是人类的本能!

我在北大开的鲁迅课,重点不是讲鲁迅有多么伟大,我对学生讲鲁迅为什么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人,他的“骨头是最硬的”的品格是怎么来的。鲁迅是一个很会生活、生活得好的人。在上个世纪20年代的时候,鲁迅的月薪是300大洋,而当时北京普通市民的生活标准是两块大洋,他是生活在当时社会消费能力最强的层面上的人,有丰富的生活情趣和内容。老舍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的爱好,如爱养花,爱小动物、小麻雀、小猫等等,还有他在作品中表达的对旗人生活的深深的眷顾。金庸从小就是行侠仗义,爱管闲事,对生活充满乐趣,是香港著名的“玩家”。他在中学时就因为打抱不平两次被开除,还学过芭蕾舞,所以看金庸小说里的武打,没有血腥气,那简直就是跳舞,是一种美的享受!

这些文学大师,他们的成就,他们的素养,首先是建立在热爱生活这一点上的,遇到再大的困难都不会动摇。如鲁迅,他的人生多次失望,经历过小时候的家道中落、对革命的失望、自己的婚姻悲剧、兄弟失和的重大打击、文化启蒙的落空,特别是在“五四”运动落潮的时候,他的整个人都绝望了,这是他人生的最低点,所以这个时候他写了《彷徨》和《野草》。但正是他对人生的热爱,才最后确立了终身的人生策略,就是首先对人生绝望,然后在黑暗中找出幸福和快乐来,以绝望为起点走向光明!

现在的青少年生活得特别好,但这是表面的,骨子里他不热爱生活,不热爱东西,不热爱人,也不热爱饭,不热爱书,文字也不热爱,这就是他们生活空虚的一个最基本的根源!

博览群书会让你成为一个灵魂博大的人

我们现在的教育体制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是一种分科式教育。这种模式其实就是一种监狱模式,一种流水线模式,不再管人,而是把人当成一个工具来培养,好处是效率高,但是它忽略了人的灵魂问题。我们怎么来弥补这个缺陷?读书,博览群书!鲁迅和他的兄弟周作人都多次讲过,要“乱读书”,特别要读一些常识类的书。

书这么多,怎么博览?从经典开始读起。在所有的书中,书是有家族的,书和书之间是不平等的。今天摆在书店和书摊上的,大多数不是书,只是印刷品,能够称之为书的东西主要是指经典著作。什么是“经典”?就是头大尾小的书。那些“头大”的是书的爷爷。把“爷爷”读了,后面的那些“孙子书”就不用读了。

经典还有一个特点是跨学科。每个学科有自己的基本读物、基础教材,但是经典是不论专业的,像《论语》、《老子》你说它是什么学科的?我们今天把古人放在一个小框框里,称他是什么什么家,其实什么家也概括不了他,他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