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不仅"地方特产"没有特色,而且料理的做法和类型也大致相同。走遍日本,所有的生鱼片都一个味,所有的寿司都一个味,拉面几乎都是一片大肉的下面一堆机制面条,就连日本人开的中华料理,也一扫它在中国本土时一店一色、五花八门的局面,无论到哪里都是"韭菜炒猪肝"、"肉炒豆芽"、"回锅肉"、"炒饭"等几个品种,做法也几乎一样。
这种固执于固有的"型"的食生活,对我这个外国人来说,开始还觉得新鲜,时间一长,就寂寞无比,食之无味,思念起中国大陆或是台湾吃上一年也可以不重样的多彩多姿的"食文化"。
日本人本身似乎并没有感到这种"型"的单调,"拘泥"这个词在中国是纯贬意的,在日本却被经常用作褒义,在广告上经常可以看到"某某名人拘泥(こだわり)某种饮料"、"某某厂家或作坊拘泥于某种材料或技术"之类的宣传短语,"拘泥",是日本人将其"型文化"引以为自豪的一种适切的表现。
不仅在"食文化"上,就是在教育上,日本也非常拘泥于"型文化"。在我比较熟悉的日本文学研究领域,几乎没有什么"方法论"可言,只有一种谈不上"方法论"的方法论,那就是类似于中国明清小说的实证方法,虽然在世界的文学研究领域里,"结构主义"、"符号学"、"后弗洛伊德主义"、"解构主义"等方法论五花八门,日本理论界对此也有所介绍,但如有思想比较活跃、分析力又比较强的学生胆敢摒弃实证,把这些新方法引入研究,在大多数的大学里,他都会被斥之为"先入为主",被视为"大逆不道",他的前途也多半要完蛋,因为他违反了日本人引以为荣的"拘泥"于"型文化"的原则。
这种教育中的对"型文化"的"拘泥",不仅使我想起美国R.H.里普斯博士所写的叫做"动物学校"的童话,其大致内容如下:
从前,动物们为了解决新世界中的种种问题,设立了一所学校,学校中只设四门科目,有赛跑、爬树、游泳和飞行。
鸭子游泳的成绩是优秀,甚至比先生还好,飞行的成绩也还可以,但是赛跑不行,因此放学后留下来,而且也削减了学习游泳的课时,让它专心练习赛跑。过了一段时间,它脚的划水力被磨损,游泳的成绩变得平平。
兔子的赛跑成绩一直是优秀,但是游泳不成,放学后老师把它留下来练习游泳。它很忧郁,得了神经衰弱。
松鼠爬树是高手,但是飞行课的要求是从地上往树上飞,不许从上往下飞,松鼠因此神经紧张,疲劳困顿,肌肉损伤,过了不久,爬树只得了个C,赛跑也下降到D。
鹰是个"问题学生",需要"脱胎换骨",本来是爬树课,它不按照老师的教导一下一下往上爬,而是一下子就飞到了树的顶上,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到了学期末,游泳不错,赛跑也将就,飞行和爬树虽是怪模怪样,但也马马虎虎的兔子获得了平均最高分,被选为毕业生总代表。
日本的"型文化",就是要培养各方面平平,懂得"型规"的人,而有突出的优点、也有突出缺点的人最不为日本的教授们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