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与云

 

芭蕉经常在他的俳句中,在"面南望北斗"式的矛盾中,练就同一性的超脱。在旅行途经立石寺时,芭蕉写道:

"静寂啊,蝉声渗到岩石里。"

这究竟是动?还是静?如果是动,何以听到禅声渗入岩石的精微的声音?不把心与境一同沉入深深的静,如何体验得到这绝妙的动?

白居易诗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处无声胜有声",而此情此景,却是此处有声胜无声,正因为有了这"渗到岩石里"的禅声,才表达了这比无声更沉静的意境。说它是静,那我们还会有疑问:那比微风更无力的声音,竟渗到了岩石里,那该是怎样一种激烈的动?

然而,芭蕉正是在这两难的境遇中,表现了盎然的禅意。这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这是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的生命的二元,而在禅者的心灵氛围中,它们又构成了互相包容相得益彰的"动静不二"的一元,构成了对无分别的生命本原的沉沉暝想。芭蕉为了发扬自己对"绝对的同一性"的领悟,还在艺术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不易流行"的创作理论。芭蕉说:"宗祗之连歌,雪舟之绘画,利久之茶道,其贯道之物者一也。"(芭蕉《笈之小文》,转引自井本农一《不易流行考》, 日本文学研究资料丛书《芭蕉》Ⅱ(日文版)第209页。)芭蕉的学生北枝在他的著作《山中问答》中叙述了其师"不易流行"的理论,他说:"(作俳句时)遣通于古今,不失不易之理,行于流行之变。"(《芭蕉》(同上)第209页。)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