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与 绊

 

中国之"霞"远不像日本之"霞"这般飘渺朦胧。首先,中国之"霞"必须有色彩。在汉语中,"霞"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就是细微的水珠接受太阳的光,使空中呈红色。屈原的楚辞《远游》中有句:"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南朝齐人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有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唐李峤《咏日》诗云:"旦出扶桑路,遥升若木枝。云间五色满,霞际九光披。东陆苍龙驾,南郊赤羽驰,倾心比葵藿,朝夕奉光曦。"第二个意思就是以霞喻红色,宋朝吕渭老的《点绛唇·圣节子鼓子词》中云:"群臣宴,醉霞凝面。"

"霞"在日本的字意,可以说是越变越虚,由有色变成无色;而在中国,"霞"却是越变越实,由无形变有形。汉语中有"流霞"一词,原指飘动的红色彩云,如汉代扬雄《甘泉赋》中有句:"清云之流瑕(霞)兮,饮若木之露英。"而汉代王充在《论衡》中讲了项曼都的故事,说他好道学仙,弃家而去,三年而返。家里的人问他怎么样?他说:有几个仙人,把我带到天上,停留在离月亮数里之外的地方。我肚子饿了要吃的,仙人就给了我一杯流霞。每饮一杯,数月不饿。从此以后,"流霞"也成了美酒的代名词。杜甫在《宗武生日》一诗中云:"流霞分片片,涓滴就徐倾。"在《官亭夕坐戏简颜十少府》中云:"老翁须地主,细细酌流霞。"这里都是指美酒。

为什么有色的"中国霞"在日本变成了可视性和可感性都更加空虚化了的"日本雾"呢?是不是和喜欢明了、喜欢耀眼的色彩的中国人相比,日本人更喜欢朦胧,更喜欢模糊,更喜欢半明不昧呢?也许是这样,要不然为什么我们在日本经常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遗影,但却总是觉得有些不一样呢?而这不一样,是不是一种由霞变雾般的"淡化"呢?是不是少了一些耀眼的色彩,多了一些淡雅素朴,少了一些壮阔跃动,多了一些寂静婉约,少了"金霞拂秋汉",多了"雾影寒汀薄"呢?

乍暖还寒之时,腊梅淡黄而晶莹的遗香还在水墨画一样浓黑的枝头缠绕,干枯的樱树上就偶尔可见几朵孤零零的早开的白色小花,半开未开,轻掩花容,像持重的日本淑女,满含着"唯恐天下先"的矜持与羞涩。

不知是由于一阵寒风还是一阵暖风,不知是由于一片朝云还是一片暮雨,忽如一日,一片又一片的樱树如骤然爆响的除夕爆竹,爆出满山遍野的火树银花,列岛刹那间变成了花的雪野,花浪接天涌,花潮接地阴,连络绎不绝的赏花人的呼吸和眼神似乎都渗进了樱花无处不在的淡淡的粉红色,一味地柔和、新鲜。

也许,古今中外没有一个人在赞美樱花时会赞美"一朵樱花",樱花的美在于它如云如潮的聚会与连绵不断,众花云集,时而如百川归海,时而如飞瀑倒挂,就是零落凋残,一片一片的花瓣也相依相连,铺就绵绵不断的花的甬路。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它"以群为美",这使我想起中国的国花--牡丹。它和樱花的性格迥然不同,经常是以"个"为美的。首先,牡丹的性质是"花单生",而不像樱花那样,是由多个花朵构成的"伞房花序",它孤高不群而又雍荣华贵,中国诗人常借牡丹吟咏自己孤独悲切的情怀。白居易在《重题西明寺牡丹(时元九在江陵)》中云:"往年君向东都去,曾叹花时君未回。今年况作江陵别,惆怅花前又独来。只愁离别长如此,不道明年花不开。"王维在《红牡丹》中云:"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唐人柳浑在《红牡丹》中云:"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棵。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戎葵不校多。"

有人也把梅花作为中国的国花。梅花一开起来满树满枝,和樱花相比起来似乎很是相似。但中国人却也很少以梅花的"群花汇聚"为美,最意味深长的是还有一段晚唐诗人郑谷改梅诗的故事。据《五代史补》记载,郑谷在袁州时,晚唐五代著名诗僧齐己写了一首咏梅之诗,拿给郑谷看,其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林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而郑谷劝他把"昨夜数枝开"改成"昨夜一枝开"。一字之改,使此诗更加禅意盎然,深雪孤梅,意境玄远,从此以后齐己拜郑谷为"梅花一字师"。

人们都说,樱花代表着日本的国民性,即群体性,但如此美丽绚烂的花朵在这片土地上无处不在,无论哪个国家的人处于这种情况下也许都要把它作为国花了。"一方水土一方人",是樱花的性格影响了日本人?还是日本人由于自身的性格选择了樱花?这也许是永久的不解之谜了。

对"国花"的选择也许有风土的原因,而两个国家对同一种文化符号的不同诠释,则可以说完全来自国民性的不同了。由樱花生发开来,使我想起了日本经常使用的一个汉字--"绊",这是日本人非常喜欢的一个汉字,甚至经常单独地出现在各种广告上。这个字在汉语中的原意有三:一是绊马索;二是用绳索拴住的意思;三是驾车时套在牲口后部的皮带的意思,因此在汉语中主要是束缚、局限等负面的意思。而在日语中,"绊"除了有拴住马、犬、鹰等动物的网绳的意思外,还有一个最常用的意思,那就是指人与人之间难以断绝、难舍难分的关系所在,这是汉语中的"绊"字中并不包含的意思。这种"绊"是日本人最为珍视的。日本人常说"地域的绊","家庭的绊",就是指那种把个人和个人紧密地联结成一个整体的纽带、情感、恩爱。纽带是一种束缚,但只有这种束缚存在日本人才安心,才不孤独,才有力量,正像樱花一样,只有一个花瓣重叠着另一个花瓣无限地伸展,无限地聚集才美丽,不能像牡丹那样孤芳自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