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欧阳修的《日本刀歌》

 

偶尔翻阅岩波书店编辑出版的《中国名诗》选,发现有一首欧阳修写的《日本刀歌》:"昆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闲杂与铜。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凶。"大意是:听说古代西域之国有世传切金断玉宝刀,削铁如泥。而现今的宝刀都出产于日本国,越地之商贾得之,以重金卖给了喜欢收藏的人。此刀为鱼皮香木鞘,黄铜如金,白铜如银,黄白相间,相映成辉,佩戴可以驱妖祛灾。之后欧阳修又描绘了传说的日本的风景,说其"土壤沃饶风俗好","至今器玩皆精巧","士人往往工词藻"。最后,欧阳修以刀抒怀,发出了自己的慨叹:"徐福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令严不许传中国,举世无人识古文。先王大典藏夷貊,苍波浩荡无通津。令人感激坐流涕,锈涩短刀何足云?"欧阳修在诗中把日本称为"夷貊",藐视之意当然不足取,但他慨叹中国文化为国人自己焚毁荼毒,而其精华流失到日本,在异国蔚为大观,却和我今日飘泊之情共鸣。在有关中国文化的英文书中,可谓中国文化神韵的"禅",因为是由日本传入西方,被译成"Zen",为日文发音。中国的盆景,在六-七世纪传入日本,但翻开英文字典,为"bonsai",也是日文"盆栽"的发音,可见也是从日本传入西方的。而在现代的日本,无论是禅还是盆景,都比中国发达得多。在日本,最引人注目的节日之一是八月份的"盆",在佛经中叫"盂兰盆",原意是解救死去的父母、祖先倒悬之苦而举行的法事。而在日本,"盆"被作为活着的人和死去的先辈、祖先亲密交往的节日。

"盆"来临,所有的机关、公司都放假,大家欢天喜地地回到故乡,举行欢天喜地的庆典,迎接祖先的灵魂归来。到阴历七月十六日(现在八月十六日)夜,还要在京都如意岳的西部山腰,点燃绚丽的"大文字火",欢送祖先和先辈们的灵魂。而在中国,这个古老的仪式早已消失,而且阴历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被人们叫做"鬼节",避之唯恐不及。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世界有天、地、人、神四重空间。我觉得,只有具有了这四重空间的社会,才是一个完整的社会。天、地,也是我们的自然环境,我们必须去爱惜这个以有限的资源和无限的美养育了我们的博大存在,通过理解她无处不在的灵魂使我们渺小的生命内涵获得宇宙生命的广延性;而神,是有限的生命时间与过去、未来联系的唯一灵媒。作为整个人类,因为不知自己从何处而来,通过神探索生命的根据;作为个人,因为无法突破短暂的生命限界而依托于神,找到灵魂与未来的联系。而在中国,在太多的"不怕天,不怕地,不怕鬼,不怕神"的"其乐无穷"的斗争中,使我们只剩下了"物"的一重空间。虽然我们已不像欧阳修那样慨叹"苍波浩荡无通津",轻而易举地来到了日本,但我们仍会像他一样悲从中来,因为我们在千年之后的日本仍在证实并继续着他的悲哀。我们确实将太多的文化的精华流失到了日本,我们确实抛弃了太多的历史。而抛弃了历史,会有美好的未来吗?正像一棵被连根拔起的树,还会有美丽的枝叶伸向无限的蓝天?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