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访谈(9)

主持人:对,尤其有互联网。

俞敏洪:对,尤其有互联网。

主持人:假设哥伦布从欧洲发现新大陆到美国,您现在做的这个事业有点像是哥伦布的事业,把英语传到中国。

俞敏洪:根本就不敢这么比,不是发现新大陆的问题。

主持人:我们就做一个比喻。我的问题是,在反哥伦布这个方向来说,我们也知道在国外现在对学中文非常红火,我的太太本人就是当地的一个中文学校的校长,以前当然都是我们中国人的子弟在上,现在的需求大部分来源变成是外国人了,很多外国人,也希望他们在当地中文学校提供师资给本地的学校。这变成一个很大的趋势。您在这方面的看法,像您这么成功的教英语的事业也能够把中文,当然除了学中文以外,我个人比较有一些理念或者是一些愿景,也包括中国的文化,像您刚刚讲很多,其实我觉得世界对中国的误解大部分是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误解,反过来我们中国人对西方文明的了解落差太大。借着中国语言的学习也会有帮助。

的你说的这个我深有体会。比如你要问十个中国人,你懂美国吗,他们讲出来的八九不离十。

主持人:不错,都很好。

俞敏洪:你要问十个美国人,你懂中国吗,我估计大概只有一个人能讲出一点点中国的概念,剩下的人点中国的边都没摸着。但是经济的活跃,尤其是经济上的强势会带来文化传播的流畅,现在中国经济实际上是往强势方向走,迫使西方社会倒过来必须了解中国,了解中国首先就是语言,有语言在最后进入文化。所以,我能感觉到我周围对中文感兴趣的朋友越来越多,从口语角度来说会讲中文的老外也越来越多,老外学中文难度相当大。我现在觉得我有一个使命,过去的30年,我把英文灌输到中国人的身上,希望他们通过语言的学习作为一种工具,获得西方人的智慧、科技或者其它东西。这个事业我还会继续,因为我认为中国跟世界的交融远远没有走完。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未来世界各个国家和中国各方面的关系会越来越密切,那就意味着形成一种中文语言的需求。

我在新东方三年前实际上有已经开始了新东方的中文研究计划,经过思考以后,我认为这个生意模式肯定不是我到美国或者日本去开一个实体店,那个做起来会很艰难,一定是由于现在互联网的发展,一定是动用现代技术。

主持人:远程教学。

俞敏洪:远程教学是最好的方式。每年我大概投入500——1000万人民币左右,专门做课程研发、网络体系建设。我估计真正学中文的热潮还要三到五年才要出现,我本来定了一个五年计划,投入几千万,初步的我希望做成世界上最先进的中文语言学习和中国文化传播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能够开始形成一个汉语往外扩展的趋势。到现在为止,除了中国政府支持的孔子学院之外,还没有个人企业愿意做未来中文传播的事情做得很大,我这儿应该最好是成为先行者之一,甚至最好成为中国对外的一个窗口。因为孔子学院是通过国家的政策支持,在当地建立实体,我是没有这样的经济实力,而且我认为那也不一定是一个最佳的模式。所以,我也希望未来通过也许跟中国这个文化推广等等机构的合作,能够把中文网站变成一个确实是能够传播中国文化的平台。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