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和个人的六大生存工具(2)

通用电气公司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曾为提高股东收益无情地削减成本。他于1989年访问印度,发现这是一个“有着发达智能的发展中国家”。言外之意是一个有着高技术的低工资国家。1997年,“通用电气资本国际服务公司”成立,开印度大规模服务业外包之先声。

英国电信部技术主管阿历克斯·泰勒访问印度后惊叹:“我们还需在国内保留什么?现在他们能在那里做一切事情。”一位印度企业高管所见略同,“当前的业务我们几乎都能胜任,而且更快、更廉价、更好。”英国电信部决定将其IT业务全盘外包给印度。

随着公司争相削减成本、提高利润,西方的许多高管也在提出泰勒的问题,令其手下的工人不寒而栗。世界各大公司纷纷宣布将在国内裁员,聘用国外的低薪工人,这一风潮迄未停息。

美国劳工领袖惊慌地抱怨说,全球化意味着人们能“以轻点鼠标在万里之间转移资本,以光纤电缆的传输速度将工作转移到地球的另一边。为降低成本,通用汽车等一些公司将整个IT业务外包给IBM、惠普等公司,后者又将工作转移到海外。伤害之余,又有羞辱。公司往往要求遭解雇的工人在最后几周的工作时间里培训新人,不是别人,就是即将顶替他们的外国工人”。

企业和个人的六大生存工具

全球化下,没有一个企业或者个体会是一座孤岛,能置身事外。企业和个人怎样才能避免冲击、化危为机呢?我们的建议是以下几点:

1.唯有以变革迎接危机

现状不会永恒,要么收起荣耀继续创造新的历史,要么成为历史。

全球化时代唯一确定的就是变化本身。据报道,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5岁,集团公司的平均寿命7—8岁;世界上,30年前跻身于财富100强的企业今天有三分之一被淘汰出局。这说明昨天的成功,并不能保证今天一样成功。如今世界发展飞速,任何地方的优势已经不能称为长期优势。原成长要素的消失,以及竞争者突破性的发展,往往是造成成功典范转移的重要原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