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光明与诅咒的五音节单词(6)

美国服装制造商协会(AAMA)有这样的宣传口号:地球制造。该协会宣称,将实行全球性的采购和出口。在他们看来,在哪里生产已不重要,核心问题是,只要你能在恰当的时间成本内得到恰当的产品。有报纸随之附和道:“国际贸易过时了,未来属于全球化。”

有鉴于此,许多企业从一开始就构思一种全球性的产品,1983年宝洁公司推出“液体汰渍(Liquid Tide)”,在美国和日本同时上市,宝洁公司再也不须为先立足美国,再开拓日本这样的谋略劳神费力了。

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也不再从国家边界的角度考虑问题,今天,承运公司之间的国际联盟已达到空前水平,而且这一趋势似乎会加快。

1985年底,世界主要股票市场都已实现24小时交易环境,英国和欧洲大陆主要的股票发行大都包含在海外各个市场出售的部分。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样的全球视野创造了新的机会。借助这一环境,“全美证券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在1985年声名鹊起,它将其网络与伦敦证券交易所连为一体。金融市场的全球化成为现实。

1986年,英国开始了以金融自由化为特征的“大爆炸”金融改革,它在把国内金融企业推向混业竞争的同时,引入了外国金融机构,从而为跨国资本流动开辟了通道,一个全球性资本市场随即诞生。它也最终使英国受惠——今天的伦敦证券交易所(LSE)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国际化的证券交易所。

在金融业看来,全球化似乎意味着当前贷款、吸取存款和筹资的全球性质。“不论你是否喜欢,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全球化是现实存在的。科技和创新以意义重大的方式带来了这一现实。而不论是管制还是立法,任何物质手段都无法使之逆转。”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主席本·伯南克直言不讳。金融市场轻松摆脱1987年股市崩盘的这一事实,似乎证实了他关于全球化现实不可逆的论断。

全球资本流动的永无止境

1997年10月19日,华尔街遭遇“黑色星期一”,道琼斯股票指数骤跌508点,不少股票投资者倾家荡产,人称“血染华尔街”。然而,这一恐慌并没有维持很久,各个公司的全球化计划仍按部就班地进行,只是可能比以前更谨慎和理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