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谷牧散步到中南海东南角,又见到邓小平。一见面邓小平就说:“谷牧,广东那几个地方就叫‘特区’。”当晚谷牧把这一消息告诉了习仲勋。第二天上午,习仲勋找到谷牧问:“叫‘特区’,那以后广东还管不管?是不是直接由中央管?”谷牧笑着说:“不是,还是由广东管。”
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文件批准广东、福建两省的报告,文件明确指出,“出口特区”先在深圳、珠海两地试办,待取得经验后,再考虑在汕头、厦门两地设置。次年3月24日,中共中央在广州召开广东、福建两省会议,正式将“出口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
现在来看,特区的建立是为了引进外资,增加外汇。然而,经济特区支撑起一方蓝天,让广东得中国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成为中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特区发展史,某种程度上就是珠三角民营经济发展的半部史;它的命运浮沉,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经济洪流的大浪淘沙。如今,从与外资、国资三分天下,到独占半壁江山,珠三角成为最稠密、经济最繁荣的城市群。民营经济在此唱出了时代的主旋律。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所有的变化,都是从一个偶然开始。许许多多的偶然可能汇成一股潮流,一种趋势。这种潮流甚至可能形成一种格局,左右着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小人物”陈兴昌和容志仁,顺应潮流,成为广州第一批个体户。
1979年,广州做服装生意的人并不多,而且大多数人对时局仍不放心,不敢放开手脚。陈兴昌却雷厉风行,在别人对形势忐忑不安时,运营童装生意。可邻居看他不顺眼,少有朋友愿意跟他来往,连儿子成年后都难找对象。“街边仔”代替了他的名字,得不到尊重,不被社会所接受。创业的艰难,让陈兴昌和妻子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直到生意上了正轨,才将睡眠时间增加到5个小时。他自学香港和国外的设计书,再进行创新,渐渐做出了风格,打出了名气,慢慢有人连夜排队抢购他的童服。
说起“街边创业第一代”,广东人首先会想到容志仁。3月从农村回到广州,4月他便申请领取个体营业执照,以100元本钱开饮食店做学生餐,“本想根据特长搞工艺美术,但西华路一带不是文化区。居民多,早餐店、小吃店少。”因为饮食店附近有4中、11中、82中学和3间小学,容志仁的店小,生意火。一时媒体争相报道,他本人成了羊城妇孺皆知的个体户。
容志仁(左)与妻子在经营中
1980年,任仲夷接见个体代表,会上很多人不敢说话,容志仁带头把自己生意难处反映给任书记听。任仲夷一拍桌子说:“这是个有独特经营思想的年轻人,我们的社会就需要这种人,报纸要报道。”《南方日报》立即用整版报道了他。随后,容志仁作为个体经济代表,进京接受胡耀邦的接见。胡耀邦握着他的手打趣:“你是足球名将容志行的兄弟吧?”
个体户,在当时听来明显暗含贬义,容志仁却受到国家主席的接见,这份来自中国最高领导层的礼遇,与普遍存在的民众观念形成强烈的反差。可正当事业飞黄腾达,容志仁停下生意,花五年时间游历了十几个国家。今天,容志仁买了几间铺子,专门用来出租,过着普通人的平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