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的父亲曾逼他自杀
2009年1月,从童话节的采访现场出来,在市民中心公交站台我遇上了一对母女,女儿抱着一把小提琴哭哭啼啼:“我不去香港,我就是不去香港。”母亲见我在看她们,不好意思地说道:“我让她回香港练琴上课,她不喜欢去。”
孩子依旧哭闹着:“我本来在园岭小学上得好好的,为什么让我转学?”母亲笑了笑解释:“因为我们是香港人,为了方便她升中学,于是早点将她转学了。”听到这句话,女儿故意将鼻涕蹭到了母亲的衣服上,“不,你不是香港人,你是西安人。”刹那间,母亲脸上闪过一丝尴尬。
为了让孩子能有更好的学琴环境,为了让孩子受到自己认为好的教育,家长不惜将小孩从深圳转学到香港,纵使孩子是千般万般的不乐意,每次回深圳后都不想去香港,纵使孩子并不喜欢学琴。天知道全国有多少小孩的童年都是这样被父母破坏,在别的孩子幸福地玩耍时却被家长逼迫做不喜欢做的事情。
2009年的最后一个月,郎朗来到了深圳举办新年音乐会,音乐会头一晚郎朗给100名深圳小琴童在音乐厅上了一堂公益钢琴课。元旦逛书城时,无意中看到一张帅气的封面,黑色的外套与白色的衬衣相得益彰,也与钢琴键盘的颜色相符:《郎朗自传:千里之行——我的故事》。为了弥补未能现场听郎朗音乐会的遗憾,头一次买了本帅哥的自传。在我看来,某种程度上父亲郎国任的执著成就了郎朗的今天,但同时也剥夺了郎朗儿时的许多快乐。
令人不曾想到的是,朗国任还曾逼郎朗自杀。幼年的朗朗不到两岁时就开始接触钢琴,童年几乎都与钢琴相伴,只要他做些顽皮的事情,就会受到父亲的责罚。为了让儿子学琴,郎国任还辞职带儿子到北京求学,向亲朋好友借钱带儿子去考试。
郎朗与父亲有时因为练琴发生冲突,一次郎国任误会朗朗贪玩,没有准时学钢琴,便歇斯底里吼叫道:“我为了你放弃我的工作,放弃了我的生活!你妈为了你拼命干活,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每个人都指望着你……你还不练琴,你还不照我说的去做。你真是没理由再活下去了。只有死才能解决问题。即便现在就死,也不要生活在羞辱之中!这样对我们俩都更好。首先你死,然后我死。”郎国任随后拿起一个药瓶让郎朗全部吞下,“吞下去,你就会死,一切都会结束……如果你不吞药片,那就跳楼!现在就跳下去!跳下去死!”
父亲的话语给了郎朗很大的伤害,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郎朗心里的伤口都难以愈合。虽然父母对孩子肯定是真心的,但望子成龙的迫切会给孩子带来不完美的童年,并让他有一生的遗憾。
(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