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矿成为配角

在计划经济时代,钢铁行业以“铁老大”的形象示人,在转轨后,这种形象也未完全从人们的印象中抹去。国内钢铁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前,进口铁矿石一直没有受到广泛关注,铁矿石价格谈判更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其实早先的许多年,国外矿山卖给中国铁矿石,还要给我们回扣呢!”谈及铁矿石价格的一涨再涨,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李新创感慨道。

李新创感慨这段美好时光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2002年的10多年间。当时的中国钢铁企业,铁矿石完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这一切都要从宝钢追溯起。

1981年,宝钢开始筹建。当时宝钢从国外进口了许多先进的设备,对入炉冶炼的原材料要求比较高,国内铁矿石的品位太低,没办法满足生产要求。

那个时候,大家传统意识里都认为中国地大物博、矿藏丰富。其实当时国内探明的铁矿石储量有500亿吨,但绝大部分都是贫矿,品位只有30%左右,而宝钢的现代高炉设备需要品位在60%以上的铁矿石。

宝钢一期竣工投产的前一年,当时的冶金部部长李东治赴德国和日本考察,感触颇深。在德国,李东治看到钢厂放着鲁尔区周围的大矿山不开采,都千里迢迢地从国外进口矿石,十分好奇。德国人告诉李东治,国外的矿石价格比本国的便宜,根本没必要自己开采;而且这样也是做好战略储备,等到世界上矿石紧张了再来用自己的矿石。

当时一算账,中国去国外进口铁矿石,价格要比从国内买划算得多。因为国内交通不便利、开采难度大,铁矿石的开采成本远远高出国外。

李东治后来又到了日本,发现日本没有资源可储备,干脆全部从国外进口,甚至连最基本的石灰石都从中国进口,就靠进口,日本也坐上了世界钢铁第一大国的交椅。

日本最大的钢铁企业新日铁公司就是宝钢当时主要的援建企业,了解到中国国内矿石品位低,所以在设计时就提出了铁矿石全部靠进口。结果在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这件事情引发了非常激烈的争论。当年共有4个代表团分4次对当时的冶金工业部部长唐克进行了质询,言辞犀利:“如何能保证宝钢的铁矿石获得长期供应?崇洋媚外用进口矿,外国人卡我们脖子怎么办?”

一时间风波四起,无数的指责和争议都朝着宝钢飞来。无奈之下,宝钢只好修改计划,减少用进口矿,增加用国内矿,并一再对外声明进口矿只是暂时的,长期还是立足用国内矿。

后来回想,当时的这种质疑和争论其实超前了很多年。但在当时,铁矿石的实际供需情况的确让这些可能性看起来像是杞人忧天。

徐向春现在就职于国内一家有名的钢铁资讯公司,曾经在冶金工业部工作过,徐向春回忆起当年说:“那个时候国内外铁矿石供不应求,产钢大国日本、美国和欧洲的钢铁总产量,在达到亿吨时就开始回落,持续10多年产量徘徊不前。大家都认为中国也最多达到那个水平,而以当时的铁矿石供应量供应亿吨的产量绰绰有余,绝对是供不应求。”

为了说服那些仍对进口铁矿石存偏见的保守者,冶金工业部后来又先后赴巴西、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国家考察矿山,所到之处都可以看到大量品位高、廉价易取的铁矿石。

考察完毕后,冶金工业部副部长黎明透彻地分析了世界铁矿石市场:“国外矿石开采大多是实行股份制的私营企业,按照市场化运作,以赚钱赢利为唯一目的,在市场竞争中为取得主动权,都把客户当做上帝。国外搞经济的根本不管敌我友,不管你信仰什么,国家的体制如何,一律平等对待。这就是市场规律,公平竞争,老少无欺,谁也没有办法去限制别人,只有靠自己把商品推销出去,中国人时时担心外国人卡脖子,太不了解世界,太不了解市场规律了。”

经过诸多波折,还是由宝钢开了进口矿的先河,揭开了中国大规模进口铁矿石的帷幕。

1985年1月2日,第一艘4万吨级的“江达海”号货轮满载印度矿泊靠宝山码头;1月19日,第一艘13万吨级的“巨拉”号满载巴西粉矿经宁波减载驶抵宝山。此后,全国各大钢厂都开始大批量地使用进口矿,中国的铁矿石开始成为配角。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1994年中国进口铁矿石仅3734万吨,到2001年增长到9231万吨;而就在1994~2000年间,国产铁矿石却由亿吨下降到了亿吨,整整下降了亿吨!

山东的金岭铁矿当年生产的铁矿石品位在60%之上,是国内平均铁矿石品位的两倍。但金岭铁矿经营部的一位负责人回忆起当时的处境却备感辛酸:“在2002年之前的许多年内,卖铁矿石给钢厂都是先发货后付钱,导致很多货款不能如期收回,职工的工资都没有保证,期间有接近1/3的职工都下岗了。”

足见进口矿来势有多么凶猛,而国内矿的不堪一击也为后来铁矿石谈判受制于人的局面埋下了伏笔。

读书导航